廈門日報訊(記者 曾嫣艷 通訊員 司小宣)本屆“法治政府獎”終評會在線上召開,答辯有序進行。
翔安區司法局作為司法部基層司法行政聯系點,在全國率先實施“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創造性地構建了智能平臺+評估體系為一體的落實載體,以動態智能普法管理平臺為工作中樞,以普法動態管理為抓手,有效推動普治融合,打通了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的橋梁,讓普法成為一種互惠合作、民主溝通的機制,解決了法治建設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問題,是翔安著力打造更優法治生態的成功實踐。“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不僅榮獲第六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此前還被納入全省“八五”普法規劃,成為可復制可推廣的“翔安模式”,為國家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廈門方案”。
3月20日,第六屆“法治政府獎”評選結果揭曉。翔安區人民政府申報的項目——“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榮獲第六屆“法治政府獎”,實現福建省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
本屆“法治政府獎”評選活動由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主辦、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提供學術指導,共收到218個申報項目,經初評委員會嚴格評審,選出35個入圍項目。當日終評會上,13位評委在綜合考量申報內容和現場陳述的基礎上打分,最終翔安區“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等15個項目從入圍項目中脫穎而出。據悉,“法治政府獎”評選活動始于2010年,2012年廈門市創新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模式曾獲第二屆“法治政府獎”提名獎;2017年,廈門市獲評法治政府建設典范城市。此次正式獲獎,尚屬首次。
助力實現普法高效管理 一鍵生成各地總體情況
翔安區“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指標體系中,設計了普法直播、執法直播,以及編制普法指引的內容,更加便于督促相關部門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執法過程,強化在法治實踐中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做到普法工作與法治實踐相結合。
從管理者角度看,“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有利于實現普法高效管理,成為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益實踐。管理者能夠隨時隨地查看某一地區或者某一單位的普法開展情況,也可以一鍵生成一個區、一個市、一個省甚至全國的普法總體情況。管理平臺已設計多層級用戶管理員,可以把各地的動態智能管理平臺匯聚成一個集約化的大平臺,并進行集中可視化展示。另一方面,該平臺創造性地引入專項督導板塊,針對社會熱點風險點提前介入普法。如,針對翔安區征地拆遷量大、村民手中擁有巨額征拆款、民間借貸糾紛多等問題,開展“捂好錢袋子”專項普法督導行動,以及開展掃黑除惡、房屋安全、高考招生防詐騙等專項普法督導活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增加激勵創新比例 實時研判普法熱點
從執法部門角度看,“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實現了激勵創新的功能。管理模式中增加了激勵創新的比例,鼓勵各單位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實時研判普法熱點及高危風險點,鼓勵個性化的創新。
五年來,平臺共計上傳創新數據208條,陸續挖掘培育了一批執法部門的普法品牌項目。比如翔安區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系統內部、各級黨校、高等院校等資源作用,開辦了“香山清苑”廉政法治講堂;區法院打造“訴非聯動”平臺,成為全區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陣地;區檢察院推出了“聽戴姐姐說法”,成為全區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特色活動等。另一方面,該模式進一步強化了在執法中普法,通過普法任務的督促落實,不僅減輕執法壓力,又進一步促進嚴格執法、依法行政,推動打通普法與執法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成為構建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橋梁。
群眾直接參與普法活動 學習成果共享共用
“普法好不好,群眾說了算”的理念貫穿于整個管理模式的設計,通過公眾評議及問卷調查等形式,讓群眾直接參與到普法活動的實踐中來。所以,從群眾角度看,“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實現了普法的共治。翔安區“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平臺目前有用戶50個,包含區直各部門及各鎮(街),5年來共計上傳4919條普法數據,其中共享571條信息。把執法部門好的經驗、好的普法案例通過共享到外網,不僅各單位各部門一些好的普法產品、普法視頻、普法創新能夠互相學習互相借鑒,成果共享共用,普法群眾也可以同步看到,同步享受普法的成果,增加群眾參與普法的獲得感。
【亮點】
脫胎于基層實踐
五年內升級三次
翔安區“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是來自于基層的法治實踐,是破解難題的創新探索。它在五年經過三次升級,呈現出了較強的生命力,充分展示了自下而上改革創新的可行路徑。
三次升級
2016年 1.0版本
“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模式源于2016年翔安區自主研發的“普法指數年度考核系統”,充分借助互聯網+新技術,推動普法線上考核。
2020年 2.0版本
2020年3月,“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平臺升級上線,進一步強化動態智能管理功能,提升普法精準度及針對性,實現“智治”目標。
2021年 3.0版本
2021年5月,在司法部的肯定與指導下,對“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平臺再升級,推出3.0版本,成功打造集“實時化、智能化、集約化、互動化”為一體的普法管理平臺。
四大板塊
目前,管理平臺集“常態管理”“專項督導”“創新激勵”和“公眾評議”四大板塊于一體,按照《翔安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暫行辦法》設定18項指標,指標體系運用內部評估與公眾評議相結合模式,并在指標權重設計上采用“德爾菲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同時兼顧各部門共同但有區別的普法責任。
六個目標
以材料電子化、考評客觀化、管理實時化、操作智能化、資源集約化、服務互動化為目標,實現法治、自治、智治、共治。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市仲裁委開展普法宣傳2022-03-11
- 馬尾:一線普法 情暖“半邊天”2022-03-09
- 福州6個單位和6名個人獲全國“七五”普法先進表彰2022-01-28
- 福州: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2022-01-18
- 福州:普法宣傳進社區2021-12-23
- 福州:沉浸式普法走進南公園2021-12-03
- 福州晉安區象園街道掀起全民普法熱潮2021-12-03
- 福州市“八五”普法動員部署會議召開2021-11-26
- 福州中院與高校開展“云普法”2021-11-16
- 全國司法所模范個人程文松用心用情巧解基層難題2021-11-1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喜訊 !廈門眼科中心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獎2022-03-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