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廈進口冷鏈食品實現源頭全把控
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開展專題詢問,重點關注核酸檢測能力、外防輸入措施等
【數據】
●全市現已儲備隔離房間總數22206間,每萬人房間數43間,達到國家標準(國家標準40間/萬人)。
●廈門扎實開展適齡師生接種工作,其中3-11歲人群和12-17歲人群的全程疫苗接種率均排名全省第一。
●廈門進出境郵件快件監管中心對進口郵件快件消殺并靜置48小時后分揀派送。
●2021年10月4日至2022年3月31日,市12條助企紓困政策共落實各類“減免緩補”資金約192億元,包括水電氣費減免、工業技改資金補助、金融支持、稅費減免等。
廈門日報訊(記者 詹 文)昨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針對《廈門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詢問。
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廈門疫情防控工作面臨艱巨挑戰。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圍繞疫情防控組織架構、外防輸入措施、隔離場所管理、核酸檢測能力、新冠疫苗接種等方面開展專題詢問,問題切中重點、針對性強,相關單位根據當前工作舉措和下一步思路安排一一進行應詢。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決定》實施兩年多來,政府各級部門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決定》各項規定,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疫情防控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各項工作有力有效,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守住了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確保了廈門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可控,成績來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組成人員建議,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來,持續加大《決定》的實施力度,完善各種應急預案,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本領,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抓好項目建設和企業幫扶,以更實舉措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搶抓“黃金24小時”
“2+4+6+24”完成流調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洪春鳳,關注廈門的核酸檢測能力,她提出一個問題:“有市民反映核酸檢測結果反饋有時不夠及時,請問主要原因是什么,下一步怎么解決?”
市衛健委副主任陳長榮答道,目前廈門市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提升至35.2萬管,為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奠定了檢測能力基礎。市民反映的問題,主要原因是采樣管編碼破損、采樣管漏液、民眾登記信息有誤、個別第三方檢測公司超承載能力接樣。對此,廈門將進一步優化“采、送、檢、報”各流程,確保居民方便檢測、及時收到核酸檢測報告。
相比德爾塔病毒,奧密克戎病毒的傳播速度更快。3月這輪疫情,廈門病例的平均潛伏期只有1.9天。快,與時間賽跑,及時掐斷病毒傳播鏈,顯得尤為重要。洪春鳳問道:“目前廈門流調溯源能力如何?”
陳長榮說,一旦核酸檢測初篩陽性,廈門會搶抓“黃金24小時”,做到“2+4+6+24”,即2小時內抵達現場,4小時完成核心流調信息,6小時完成密接、次密接轉運隔離和重點場所管控措施,24小時內完成重點人群核酸篩查,初步查清基本情況,完成流調報告。
入廈進口冷鏈食品
全納入兩個集中監管倉源頭把控
廈門作為全國十大口岸城市之一,每年進口冷鏈食品達40萬噸,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陳錦良問道,“廈門對進口冷鏈食品,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李加明答道,“我們盯緊兩個集中監管倉源頭把控。”2020年11月20日,廈門用一天時間,率先全省建成湖里萬翔、海滄萬緯兩個集中監管倉,將從廈門口岸入廈的進口冷鏈食品,全部納入集中監管倉統一檢測消毒才上市流通,實現源頭全把控。建倉以來,累計檢消貨物7472柜、18.53萬噸,攔截處置陽性貨物112批次,539噸。
同時,廈門率先全國推行進口冷鏈食品“一碼通行”管控措施,以二維碼形式的“入廈通行碼”作為進口冷鏈食品身份憑證,冷庫查碼入庫、商超亮碼銷售、消費者掃碼查驗、政府部門驗碼監管,實現全鏈條可追溯。目前,廈門累計賦碼管理進口冷鏈食品42.83萬噸,發放“入廈通行碼”5萬多個。
生活物資配送
與社區人口分布相匹配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謝強問道,“廈門防疫物資的儲備情況如何?如果發生疫情,生活物資的生產調度運輸等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
市工信局副局長鄧建華給出一組數據。目前,市級10人份咽拭子采樣管儲備量為50萬支;20人份咽拭子采樣管儲備量為60萬支;單人份咽拭子采樣管儲備量為7.5萬支,可以滿足全市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儲備醫用一次性防護服24470件,滿足率為489% ;儲備防護面罩89480個,滿足率為224%;儲備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口罩1604412包,滿足率為133% 。
市商務局一級調研員陳麗玲補充道,在全面復盤疫情期間各項保供措施后,我們優化完善了各項保供方案及預案。比如,精準測算了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資需求。按照保障封控區域人口40萬和80萬兩種情況細分,按每人每日需求大米7市兩、豬肉0.25公斤、蔬菜0.75公斤進行需求測算,做到物資保供量心中有數。
同時,精準分級分類配送,大米按每20天消耗量配送一次,豬肉和蔬菜每3天配送一次,蛋品每12天配送一次。“我們全面摸排了全市各村(居)人口分布情況及101家民興超市物資儲存量。”陳麗玲說,當封控管控區確定后,由所在街道提出供應需求,夏商民興超市負責承接訂單并組織配送,社區負責物資入戶發放。當封控管控小區在民興超市3公里配送范圍內時,居民可通過“多點”小程序平臺下單,由就近的民興超市配送至社區指定收貨點;當超出民興超市原配送范圍時,根據需求適當擴大電子圍欄范圍,居民線上選購“生鮮包”“糧油包”“洗護包”等預售包,由夏商于次日集中配送至收貨點;當民興超市無法滿足供應需求時,組織樸樸、叮咚買菜、美團等保供企業給予補充。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如何安全購買食用冷鏈食品?疾控專家:選擇正規渠道2021-02-04
- 漳州臺商區啟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2021-02-02
- 掃描“入廈通行碼” 查詢進口冷鏈食品信息2021-01-20
- 福建疾控專家:食用進口冷鏈食品,請記三點2021-01-11
- 泉州市各地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有序運營2020-12-14
- 永泰加強冷鏈食品安全監管2020-11-22
- 冷鏈食品運輸過程不得開箱 安全食用冷鏈食品注意三環節2020-11-20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如何規避風險?福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出安全提示2020-11-16
- 福州部署冷鏈食品流通全鏈條防疫工作2020-11-10
- 冷鏈食品安全食用提醒指南:選購清洗加工烹調時該注意什么2020-11-09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戰疫:中國電信盡銳出戰忙保障2022-04-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