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鐘寶坤)近日,廈門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廈門科學城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聚焦更高水平集聚創新資源、培育創新主體、促進成果轉化,全面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設“科、產、城、人、用”高度融合的一流科學城,打造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廈門片區核心(新)區。
廈門科學城總規劃面積34.12平方公里,包括同-集、翔安蓮河兩個片區。目前,科學城已編制形成《廈門科學城發展戰略規劃》,落地建設嘉庚創新實驗室、生物制品省創新實驗室、中關村大學科技園聯盟成果轉化基地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創業平臺(基地)。
《若干措施》包括集中布局建設重大創新載體、聚力打造新型研發機構集群、支持建設技術轉移機構、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鼓勵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等12條政策措施。
《若干措施》指出,要支持建設重大創新平臺,高標準推進建設嘉庚創新實驗室、翔安創新實驗室,策劃海洋領域省創新實驗室,在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領域策劃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或分中心。對新獲批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給予一次性3000萬元資助;經考核評估優秀的,給予每年500萬元穩定運營經費支持。此外,對新引進落地在科學城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最高不超過6500萬元資助。對總投資超過1億元的“旗艦型”新型研發機構,經研究可給予最高不超過1億元資助。
對落地在科學城范圍內的市級技術轉移機構,開辦第一年給予100萬元辦公經費資助;在其穩定運營一年后可給予連續兩年每年100萬元運營經費支持。
廈門科學城鼓勵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對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且首次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在其3年資格有效期內,按企業年度營業收入的1%給予經營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人才是重中之重,廈門科學城要打造國際人才社區,推進廈門科學城院士創新中心建設,為院士和所在團隊在廈創新創業提供“一體化”服務。對經市人才主管部門認定的市級C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在本市無住房的,可按規定在廈購買首套自住商品住房。
此外,廈門科學城將優化創新創業生態,以“揭榜掛帥”等方式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應用場景示范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科技經費支持。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科學城”正式定名 2025年基本建成2021-08-0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戰疫:中國電信盡銳出戰忙保障2022-05-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