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葉子申)《廈門市“十四五”林業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發布,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30%,森林蓄積量達到349萬立方米,最終將廈門打造成為具有南亞熱帶濱海風光特色的“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根據《規劃》,廈門將形成以北部山體和南部海灣沿海基干林帶為屏障,以東溪、后溪溪流兩側等十大山海通廊為保護帶,以自然保護地(小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天然林為點的“一屏、一灣、十廊、多點”的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功能的生態安全格局。
在林業生態產品布局方面,廈門將以省級森林鄉鎮、省級森林村莊為點,以國家登山步道、健康步道、濱海綠道等為線,以自然保護區、森林自然公園、濕地自然公園、海洋自然公園、風景名勝區、城市濕地公園等為面,形成點線面結合的林業生態產品布局,以提供良好人居環境,讓廣大市民親近森林、感知森林與享受森林。
同時,開展森林體驗、森林康養、森林文化、歡樂鄉村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建設,打造生態康養、山海聯動、歡樂鄉村、浪漫海岸等主題旅游線路,構建生態旅游產業布局。
廈門將持續壯大花卉苗木產業,并以海滄區為中心發展草花培育基地,重點打造中德合資項目——棠潮園藝暨班納利中國育種中心。據悉,該項目落戶海滄區,計劃在2023年底完成項目建設并投產,規劃建設現代化核心育種溫室、現代化花卉育苗溫室、“環球秋海棠秀”等設施,引入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育種技術和設備,帶動廈門市花卉產業升級發展。
廈門還將推動以天竺山森林自然公園、蓮花國家森林自然公園為龍頭的森林旅游示范區建設,發展“旅游+”“康養+”新業態。開展森林浴、森林步道、養生飲食、森林茶館、森林觀鳥、運動養生、芳香療養、康養指標檢測等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候鳥式、度假式養老,做大做強森林康養產業。加快打造森林康養、森林人家與森林體驗等森林旅游精品,搭建森林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打造1-2條精品生態旅游線路。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開展森林“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2022-04-12
- 金雞講堂2021年第九期 森林與人類健康科普講座2021-10-19
- 我國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 連續30年增長2021-01-27
- 漳州防旱防荒有妙招 森林蓄積量近5000萬立方米2020-06-17
- 永安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 從“兩棵樹”邁向“萬木林”2019-12-14
- 國慶假期 福州森林防火實現“零火災”2019-10-08
- “爸爸,你什么時候回家?”一組特殊消防親子照記錄父子情深2019-08-01
- 獻禮建黨98周年 福州市林業系統黨員舉行紅歌比賽2019-07-15
- 福州:15億棵喬木撐起綠色“遮陽傘”2019-07-12
- 中國擬修改森林法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發展2019-06-2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戰疫:中國電信盡銳出戰忙保障2022-05-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