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認真地學習葫蘆絲課程(祥美社區供圖)
居民們學習陶笛吹奏(祥美社區供圖)
東南網6月14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 通訊員 陳慶達)每月18日是敬老日,每周二、三有書法、美術、太極拳,還有愛心理發、義診……光是6月,在廈門市翔安區祥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有二十多場豐富多彩的活動安排。
“每時公益、每日公益、每周公益、每月公益、每季度公益、每年公益”,經過多年沉淀,祥美社區創辦的“六每”公益項目工作法,已讓實踐有聲有形,讓文明生根生長。
夯實陣地建設 激發文明新活力
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在祥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導覽標識上,這些字眼格外醒目。
據祥美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許月嬌介紹,祥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現配有社區書院、宣講堂、愛心書屋、兒童之家、志愿者之家、電子閱覽室、棋牌室、乒乓球室、舞蹈室以及24小時對外開放的智慧健身房。
“從最開始就只有一個小房間,到后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建設不斷提檔升級,才有了現在這樣大的實踐陣地。”許月嬌回憶道。
每周二、三、四和周末,祥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都會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除了理論政策宣講、義剪、義診外,社區還有書法、美術、太極拳、陶笛、瑜伽、舞蹈、羽毛球、葫蘆絲、國際象棋等14項特色課程,為居民提供“打卡”和“充電”的好去處。
“多虧了志愿者手把手地教,不然上了年紀,真不知道還有這么多好東西。”近期,實踐站開設了智能手機操作課程,老人們都紛紛稱贊道。每個月的18日是社區敬老日,做手工、看電影、做游戲、生日會等活動總能讓他們老有所樂。
不僅老人們喜歡來,親子家庭也是這里的“主角”。居民志愿者蘇劍鋒發起了祥美社區親子學堂項目,通過培養孩子做家務愛勞動的好習慣,讓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游戲互動,誦讀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溝通育兒經等,改善親子關系,也增強了左鄰右舍的感情。
如今,祥美社區還依托于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將實踐活動融入社區文明創建、基層治理等各項工作中,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增添生命力,也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愛心義賣所得將用于關愛社區老人、困難群眾等(祥美社區供圖)
優化公益項目 增強文明滲透力
新時代文明實踐,既是為了群眾,也要依靠群眾。
“祥美社區的所有公益項目都是居民唱主角,社區搭臺,群眾唱戲,讓居民在各個項目的開展過程中增強自治能力。”許月嬌說,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沉淀,“六每”公益項目工作法使社區更加和諧,讓居民更有歸屬感。
目前,社區共有44個熱心居民擔任樓長,開展“每時公益”,建立樓棟網格群,上傳下達,進行答疑解惑,讓政策、信息及時傳達,居民意見得到及時反饋。吳清智就是其中一位熱心的樓長,一次小區的孩子半夜發燒需要體溫計,為促進鄰里互幫互助,他設置了愛心便民墻,還成立了樓棟基金。疫情期間,在他的帶領下,居民們還參與了消殺、清潔家園行動等。
2018年5月,“每日公益”一直持續至今,每一個上學日的高峰期,社區都會組織志愿者進行交通文明勸導,為孩子們保駕護航。該項目一共吸引了近200名志愿者參與,累計服務次數多達3350人次。
而“每周公益”課程老師都是公益授課,學生免費上課,全程由志愿者自行管理。“每月公益”是在2019年12月開啟,社區聯系愛心理發店和有理發手藝的居民成立每月義剪團,于每月第二周周二在小區店面和社區分別設點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對于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社區還會安排上門服務。“每季度公益”則是社區邀請醫生開辦講座和健康義診,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約到好醫生。
此外,每年,社區會舉辦一次公益眾籌愛心小鋪的義賣和捐贈活動。書法班和美術班的同學們會拿出自己的作品進行義賣,所得款項用于關愛社區老人、困難群眾等。每年,社區還會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以及組織大型健步行活動或百家宴,拉進居民之間感情,為左鄰右舍搭建溝通的橋梁。
居民在開心農場用心耕耘(祥美社區供圖)
豐富實踐載體 提升文明凝聚力
為了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接地氣,更有新意,去年,社區文明實踐還打開了“新方式”,特別開辟了“開心農場”。
去年11月4日,在許月嬌和居民蘇劍鋒等人籌劃下,社區居民眾籌租地,分成27小塊,其中3塊作為集體公用地,種上蔥姜蒜,另外24塊由轄區居民自愿認領。沒多久,24塊菜地便認領一空。
“開心農場滿足了城市居民的田園夢,還讓鄰里之間在這里互幫互助,形成和諧友愛的鄰里氛圍。”許月嬌笑道,這不僅是正能量的聚集地,也是科普基地。大家用愛播種,用心耕耘,一期已種植了三十多種蔬菜,二期搭建活動場所,三期還種了蔬菜、花和水果,讓居民閑時有個休閑娛樂好去處,增強鄰里感情。
據介紹,農場的菜會拿出一部分進行義賣,義賣所得捐贈祥美鄰里書屋愛心小鋪,用于關愛老人及殘疾兒童,獎勵優秀志愿者。有些蔬菜還會直接送至困難群眾家中,送去社區大家庭的關愛。
文明是美好,是溫暖,更是力量,祥美社區通過豐富的實踐載體,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文明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已悄然根植在大家心中,以各種方式融入群眾生活,慢慢地發芽、開花、結果。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呂嶺敬老餐廳幸福再升級 4元享“愛心午餐”2021-05-20
- 莆田:一家6口老弱病殘幼艱難度日 “閩善行”壺蘭教育公益項目資助孩子助學金2019-05-15
- “姐妹鄉伴”助力鄉村振興 該公益項目在11村試點2018-12-17
- 伊利營養2020公益項目 在閩啟動2018-06-06
- 海峽公益慈善項目大賽啟動 優秀項目最高獎勵5萬2018-05-31
- 包200輛大巴 中國平安送萬名貧困人員免費回家2017-02-04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各街道社區持續推進60周歲以上老年人疫苗2022-06-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