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 通訊員 張從云)近期社區兒童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監測病例增多,各醫院兒科發熱門診接診量明顯增大。經專家研判,廈門已進入流感高度活躍期。
為嚴格落實新冠肺炎疫情各項防控措施,6月17日,廈門市衛健委發布《關于做好近期兒童流行性感冒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優化常見呼吸道傳染病就診流程,最大程度減少流感對公共健康和社會造成的危害。《通知》要求,首診發熱患兒必須到發熱門診就診,按規定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流感相關檢測項目,盡快明確患兒感染病原體,進行目標性治療。
復診時,如患兒持有48小時內新冠核酸陰性證明,患者及陪同家長健康碼、行程碼為綠碼(行程碼無帶*)、2周內無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并持有明確病因的相關病例資料,可到設有發熱門診醫院的急診、普通門診等就診。
各醫院要及時對接市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確保上傳資料及時準確不中斷。醫護人員可引導家長使用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平臺的兒科智能導診,均衡引導家長就近到候診人少的醫院就診。
廈門市衛健委還提醒廣大市民朋友,預防流感,可及時接種流感疫苗。目前,批準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價和四價滅活疫苗,年老體弱者和兒童接種疫苗預防重癥流感效果顯著。此外,孕婦接種流感疫苗可通過胎傳抗體保護6月齡以內胎兒。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如何區分?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兒童(尤其嬰幼兒)、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是高危人群。“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者如何區分?疾控專家表示,普通感冒癥狀一般是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嚨痛,可能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一般一周內就能自愈。而流行性感冒相比普通感冒,流感全身癥狀比較重,主要癥狀是高燒、頭痛、咽痛、肌肉酸痛等。
專家提醒,有些流感癥狀孩子不會表達,但家長得注意。例如,流感起病急,一般會燒3-5天,體溫可高達39-40℃,可能出現怕冷、寒戰、手腳冰涼、頭痛等。
大孩子會說喉嚨干、癢、痛,而幼兒可能表現為容易哭鬧或怕吃東西,尤其是固體類食物。此外流感還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癥狀,幼兒可能會表現為哭鬧、呼哧聲、張口呼吸或打呼嚕等,大多有陣發性的咳嗽,但不是咳個不停。每次咳嗽可能不多,但會較頻繁,多是干咳。大孩子可能會說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幼兒容易表現為哭鬧、粘人。
這些癥狀都可能出現,但不一定都會出現。年齡越小,癥狀往往越不典型。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流感疫苗能否和新冠疫苗同時打?專家回應2021-10-25
- 美疾控中心主任:美國或迎“嚴重的”流感季2021-10-08
- 島內4人疑接種流感疫苗后死亡 陳時中:繼續施打2020-10-29
- 駐韓美軍要求全員接種流感疫苗 須在12月前完成2020-10-28
- 新加坡暫停使用韓國采用的兩款流感疫苗2020-10-28
- 流感疫苗不是人人能打 臺疾管署曝這5種人不宜施打2020-10-27
- 韓國59人接種流感疫苗后死亡 官方:不會中止接種2020-10-27
- 韓國接種流感疫苗后死亡病例增至48例2020-10-26
- 韓國36人接種流感疫苗后死亡 政府今晚將公布是否叫停2020-10-23
- 韓國3人接種流感疫苗后死亡 調查正在進行2020-10-22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各街道社區持續推進60周歲以上老年人疫苗2022-06-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