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條“大動脈” 遠水也能解近渴
廈門市石兜、蓮花、汀溪水庫水源連通工程(石兜水庫至西山水廠段)具備通水條件
廈門市水源連通工程“三線”
●原水高線:長泰-石兜-蓮花-汀溪(已基本建成)。
●原水中線:溪頭-翔安(正在規劃階段)
●原水低線:北溪引水-集美泵站-廈門本島和翔安(已基本建成)
石兜水庫取水口。(記者 王協云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海奎 通訊員 張琪)一頭連著廈門最大的水庫石兜水庫,另一頭連著同安區最大的水廠西山水廠,廈門市石兜、蓮花、汀溪水庫水源連通工程(石兜水庫至西山水廠段)于今年6月底基本完工,具備通水條件。
記者從廈門市政水務集團了解到,廈門水源連通工程建設主要分為高線、中線、低線三部分,石兜、蓮花、汀溪水庫水源連通工程(石兜水庫至西山水廠段)完工后,標志著廈門水源連通工程高線部分基本建成,石兜水庫、蓮花水庫、汀溪水庫等三大水源實現聯網互通、互為補備,為廈門縱深推進跨島發展、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的供水保障。
歷時四年鑿山開洞 打通民生“大動脈”
石兜、蓮花、汀溪水庫水源連通工程(石兜水庫至西山水廠段)是省、市重點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一座塔式取水口和全長9.6公里的輸水通道,設計規模為50萬噸/日,項目總投資約4.02億元。
7月6日,記者在位于集美北部山區的石兜水庫看到,水庫被青山環抱,水面開闊,碧波蕩漾。水源連通工程的取水口,就設在一處山坳下的水庫邊上,以此為起點,穿越深山到同安。
廈門市政水務原水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彥君介紹說,集美石兜水庫的地勢比較高,而同安西山水廠的地勢相對較低,兩者落差有二十米左右,建設一條輸水通道,水庫的水就可以借助重力,自流到西山水廠。
然而,全長9.6公里的輸水通道,隧洞就占了6.9公里。“受隧洞斷面尺寸影響,開挖工作面狹窄,無法布置大量人工、設備和機械,同時隧洞工程屬地下工程,施工條件差,地質情況復雜,工程多次遇到涌水突泥、塌方等情況,同時還要下穿高速公路、燃氣管道,困難和問題接踵而至,但都沒有難倒建設者們,大家團結一心,越是艱難越向前。”林彥君說。
據介紹,該工程自2018年6月開工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市水利局、廈門市政集團等有關單位的領導下,廈門市政水務集團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支部建在工地上,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積極開展“奮戰三百天,全力保貫通”“沖刺一百天,奪取雙勝利”等一系列動員活動,加大各方面投入,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帶領各參建單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奮戰上千個日夜,攻克無數個難關,最終于2022年4月9日完成隧洞貫通,于2022年6月29日基本完工、具備通水條件。
水源連通互濟 供水安全更有保障
供水,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
近年來,廈門高度重視城市供水能力建設,廈門市政水務集團敢擔當、善作為,圓滿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供水工程建設任務,有效緩解了廈門水資源匱乏、區域分布不均衡等問題,有力保障了城市發展之需。
廈門水源連通工程高線部分主要分為蓮花泵站至汀溪四林泵站段、蓮花水庫至西山水廠段、石兜水庫至西山水廠段等三段。在該工程未建成前,發生干旱天氣時,汀溪水庫、蓮花水庫等水庫只能“孤軍奮戰”,水資源不足導致同安、翔安兩區出現用水緊張局面。
工程建成后,石兜、蓮花、汀溪等三個水庫就連成了一張“水網”,實現“集團作戰”,哪個水庫的水比較充裕,在取原水的時候,就可以多取點,從而實現原水靈活調度,大大提高水庫水資源利用率。作為同安區最大水廠,西山水廠目前的制水規模為15萬噸/日,按照規劃,遠期規模可達到55萬噸/日。有了“水網”的支撐,西山水廠未來大規模制水“不是夢”。
此外,廈門第二水源工程——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也已經基本建成。一旦有需要,長泰龍津溪的水,可通過“溪口-許莊引水隧洞”流入石兜水庫,再通過輸水通道分送到全市各區,即使是“風頭水尾”的翔安區,經過跨區域長距離調水,供水能力也比前幾年有了大幅提升。
根據已印發實施的《廈門市供水大水網系統工程規劃》,預計到2035年,廈門將形成“八源三線”大水網格局,構建縱橫互濟、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原水保障體系,確保各主力水廠供水雙水源雙通道,全面提升用水安全保障性。目前“三線”中的“高線”、“低線”已基本建成貫通,“中線”正在規劃階段。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市西部水源向東部區域補水主要通道有新進展2022-04-1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木之森香學堂亮相廈門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2022-07-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