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王溫萍)你平時花在通勤的時間有多長呢?日前,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jiān)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百度地圖聯合發(fā)布《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jiān)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選取44個中國主要城市為樣本,從通勤時間、通勤空間、通勤交通三個方面的9項指標,呈現近3年中國主要城市職住空間與通勤特征的變化。《報告》指出,在全國44個主要城市中,廈門是職住平衡最好的城市之一。
84%上班族45分鐘內可達
通勤,意指從家到工作場所的往返過程。《報告》顯示,在通勤空間方面,廈門在44個主要城市中職住分離度最小,僅2.2公里,同比降低0.1公里,還是年度唯一通勤距離沒有增加的城市。據了解,職住分離度可理解為從居住地到最近就業(yè)場所的距離。
而在通勤時間方面,廈門45分鐘以內通勤比重達到84%,在同類規(guī)模城市中排名第四,高于深圳、上海、廣州、北京等超大城市;45分鐘以內公交可達服務能力占比達到53%,在同類規(guī)模城市中排名第二;5公里內通勤比重為58%、平均通勤距離7.1公里,在同類規(guī)模城市中排名第三。
“半小時生活圈”逐漸形成
居住在集美的市民林琳認為,廈門通勤方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于便捷的公共交通,“我住在集美橋頭,平時坐BRT或者地鐵,半小時就可以到達我上班的地方,非常便捷。”記者了解到,全市目前有常規(guī)公交線路424條、快速公交線路7條,其中59條為跨島常規(guī)線路。目前,廈門共開通3條軌道交通線路,實現“三向出島”。
林琳的一番話也是廈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的縮影。2002年之前,廈門僅有廈門海堤、廈門大橋和海滄大橋3條進出島通道,島外居民進島要花1-2小時。如今,隨著軌道交通1、2、3號線的開通運營和海滄隧道的建成通車,進出島通道增加到“四橋三地鐵兩隧道一海堤”,全市公路里程從2002年的1456公里發(fā)展到2021年的2148公里,廈門人民期盼已久的島內外“半小時生活圈”已漸從夢想變?yōu)楝F實。
廈門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此次發(fā)布的《報告》中,廈門在多項指標上排名居前,說明廈門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方面緊跟城市發(fā)展步伐。目前,廈門已形成“內外通達、環(huán)灣放射”的路網體系,未來還將加大力度完善提升,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體驗。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84%上班族通勤時間45分鐘以內2022-08-01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學校家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啟動儀式在廈2022-08-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