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通訊員 陳雪松 吳迪矛 張婧嫻)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通知,廈門市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試點示范時限自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這標志著廈門市知識產權工作已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成效顯著
創下多個副省級城市首例
據了解,此次入選,歷經廈門市申報、省知識產權局推薦、國家知識產權局評審等環節。全國共計38個城市區入選。廈門作為其中僅有的兩個經濟特區之一,獲此殊榮與近三年全市知識產權工作成效密不可分。
在積極頒布和實施各項條例與規劃方案上,廈門創下多個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例。比如,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首個頒布《廈門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以市政府名義印發實施《廈門市“十四五”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規劃》,以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實施《廈門市貫徹<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的實施方案》等。
同時,廈門還先后榮膺首批十大“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和首批八大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在中央專項資金支持下,基本建立涵蓋公共服務、投資基金、運營機構等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連續兩年位列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指標標桿城市;獲批開展全國唯一兩岸與“一帶一路”知識產權經濟發展試點,獲批建設全國唯一“電子商務知識產權運營中心”。
碩果累累
高價值發明專利全省第一
在體系創新成果上,更是碩果累累。推進知識產權要素供給側體系建設、推動構建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兩個事項被納入福建省上報國家部委爭取支持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項目;“知識產權CBD”于今年4月26日正式揭牌運營,打造“線上為主、線下為輔”,集專利應用場景、會展和交易“三位一體”永不落幕的知識產權展示交易中心;貫徹《福建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廈門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的意見》主要精神,掛牌成立“中新(廈門)膜與石墨烯產業研究院”。
此外,高質量發展導向突出。截至2021年底,全市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6.74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達25.16億元,均居全省首位;在新材料、生物醫藥、軟件信息等重點產業領域培育高價值專利組合25項;近三年在中國專利獎評選中累計獲得銀獎1項,優秀獎27項,獲獎項目數量居全省首位;火炬高新區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廈門大學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
全國首創知識產權司法協同中心及“司法+行政+X”工作模式,8個案例入選全國行政、司法系統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海滄區入選首批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市;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保護處(商標監督管理處)被評為2021年度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和公安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
下一步,廈門市將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省知識產權局具體指導下,盡快印發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工作方案明確重點任務、工作機制、保障條件等,全力推進強市建設示范工作。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2022-06-27
- 廈門躋身全國十大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之列2021-07-1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學校家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啟動儀式在廈2022-08-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