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鄭倩)市場主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穩就業促發展的頂梁柱。今年以來,廈門市場監管部門聚焦市場主體“準入、準營、退出”各環節的難點、堵點、痛點,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圍繞“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要求,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完善服務舉措,全力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全市市場主體規模進一步壯大,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釋放。
市市場監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廈門累計新增各類市場主體98963戶,同比增長16.04%;截至7月31日,全市實有市場主體81.62萬戶,同比增長9.7%。其中,內資企業40.74萬戶,同比增長4.12%;外資企業13357戶,同比增長2.75%;個體工商戶39.39萬戶,同比增長16.5%。存量市場主體在戶數上和資本規模上,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寬準入 打造市場準入便利化場景
降門檻、提效率,充分激活市場主體動能。廈門市場監管部門聚焦便民利企,推動登記審批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費用,以“加”的做法促進“減”的成本,取得“乘”的效果。據統計,目前,廈門市場監管部門行政許可事項承諾時限已壓縮至法定時限的10%以內,審批服務事項100%實現“最多跑一趟”,98.8%實現“一趟不用跑”。
企業開辦更便利。廈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稅務部門、公安部門、銀行等搭建起“商事主體開辦一網通平臺”,匯集企業設立、發票申領、印章刻制、銀行開戶預約、住房公積金企業繳存登記、就業登記、員工參保登記等服務功能,實現開辦企業全環節線上“一網通辦”。今年以來,廈門企業開辦網辦率達87.3%,居全省首位。
規范登記更簡易。實施商事主體名稱自主申報,經營范圍規范化統一表述,首創住所經營場所“標準化登記+住所申報制+告知承諾制”,推行政企信息對等、減少人工干預的登記模式,進一步提升登記規范化水平,讓申請人“填的明白,報的容易”。
分時辦理更自主。2021年底,“一網通”平臺正式上線分時辦理功能,企業可根據經營需要,分時分次登錄平臺延伸辦理發票申領、銀行開戶預約、就業登記、住房公積金企業繳存登記等業務,大幅提升辦事自主性。
智慧應用更便捷。持續推進“智慧+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在“一網通”平臺基礎上,依托微信公眾號“廈門市場監管”“i廈門”以及“e政務”自助辦理機,率先全省實現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許可事項全程網辦、掌上可辦,行政許可事項100%“全程網辦”,并率先全國完成市場監管領域政務服務事項的全面信息化,31個主項154個末級事項“一網通辦、掌上可辦、自助E辦”,業務辦理更便捷。
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廈門市“開辦企業”指標連續兩年入選全國標桿行列、位居全國前十。
促準營 為企業省時間降成本
對企業而言,時間就是金錢。廈門市市場監管局聚焦“準入”“準營”關鍵環節,在“優流程、減時限、省費用”上下功夫,著力推進“證照分離”“一業一證”等改革舉措,不斷簡并環節、優化流程、壓減時限,便利準入即準營。
“證照分離”再發力。2014年廈門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商事制度改革,開創性推出經營項目自助勾選及“雙告知”制度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改革措施。在此基礎上,廈門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強涉企信息歸集運用,分類實施改革方式,積極適應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要求。在全省率先將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的“食品經營備案”納入“多證合一”,并啟動全程網辦模式,截至今年7月,已惠及4499戶經營者。廈門市場監管部門還創新推行食品連鎖經營企業“申請人承諾制”,總部通過評審后,新設門店可當場領證,節省企業時間及辦事成本,目前已為111家新設門店節省至少777個工作日的辦證時間。一年來,“證照分離”改革已累計惠及1萬余戶市場監管領域主體,按改革要求辦理相關備案2600多件,累計壓縮辦理時間2萬多天,精簡材料1萬多件,有效提升了廈門市企業“準入準營”便利度。
“一業一證”顯成效。廈門在全省率先實施市場監管領域“一業一證”改革,在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超市、藥店和母嬰用品店3個行業,通過實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審批、一證準營”,將經營涉及的多項行政許可事項整合為一張載明相關行政許可信息的行業綜合許可證,總體實現審批時限壓減93%。目前,已有85家企業“只進一個門、辦完所有事”。
“跨區準營”提效率。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出臺《關于進一步明確自動售貨食品經營許可監管相關工作的通知》,創新性提出“一證跨區準營”制度,經營者只需在全市任一區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經向許可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備,即可在全市范圍內布設食品自動售貨設備,無須再跨區辦理營業執照及許可證。
“證前指導”優體驗。今年7月,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探索創新服務方式,在全省率先開展食品經營許可“證前指導”改革,為企業和個人在申請許可前事先提供現場勘察、業務咨詢指導等服務,幫助企業減少盲目投資的損失,提升后續審批辦理效率,極大改善申請人的辦事體驗。
暢退出 優化市場資源配置
提升市場主體活躍度,降低準入準營門檻只是一個方面。一直以來,一些長期沒有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未按規定年報和申請納稅的失聯企業、“僵尸”企業退出難,也是拉低市場整體活躍度的重要因素。
“退出難”,是指上述企業如果不主動辦理注銷,監管部門即使在清理中發現了這些企業,也只能依法吊銷營業執照。但這樣的行政處罰并不能消除企業的市場主體資格,它們仍然存在,不僅占用市場主體名稱等寶貴資源,還給監管部門對市場主體的整體管理、研判、決策造成影響。
優化營商環境,有進亦要有“退”。近年來,廈門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持續深化簡易注銷改革,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完善市場退出機制,不斷暢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閉環打造市場主體“進得快、長得大、退得易”良好環境。
在“簡”上發力提速。簡化注銷程序和材料,對經裁定終結強制清算程序或終結破產程序的企業,明確免于簡易注銷公告程序,無須提交《全體投資人承諾書》等文書,做到環節和材料同步簡化,便利此類主體順利退出市場。
在“減”上聚力提效。優化公告方式,允許一般注銷企業通過廈門市商事主體登記及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公示清算組信息、發布債權人公告,減免公告報樣等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將簡易注銷公告時間由45日壓減為20日,將注銷登記業務審核時限由原來的2個工作日壓縮為即來即辦,實現商事主體注銷登記全面提速。
在“檢”上借力提質。上線簡易注銷“預檢”服務,企業發布簡易注銷公告前,可在線享受“涉稅事項簡易注銷預檢”服務,實時查看自身是否辦結涉稅事項,是否符合簡易注銷條件,避免返工,提升群眾辦事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
同時,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推進個體戶簡易注銷改革,強化與稅務部門的數據互通,全面實施個體戶簡易注銷申請線上制度,落實個體戶簡易注銷涉稅信息反饋響應機制,今年已有360家個體戶通過簡易注銷模式退出市場。
“程序的簡化大大提升了市場主體主動注銷的意愿。”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8794戶企業通過簡易方式辦理注銷登記,同比增長27.47%,占注銷企業總數的67.3%。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優化營商環境 市領導調研市行政服務中心2022-08-18
- 張國旺到市直單位調研改進作風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工作2022-08-12
- 廈門榮獲中國政府采購優化營商環境卓越獎2022-08-03
- 泉州優化營商環境 “雙零”背后的“一號改革工程”2022-07-08
- 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2022-07-05
- 泉州市委書記劉建洋調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2022-07-05
- 5名干部被處分!江西2地發布通報2022-06-20
- 1至5月漳州市新登記市場主體6.7萬戶 同比增長近七成2022-06-20
- 廈門細化落實《廈門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22-06-20
- 廈門細化落實《廈門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22-06-2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學校家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啟動儀式在廈2022-08-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