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9時,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段(以下簡稱“6號線角美延伸段”)石美-角江路左線盾構機“龍江12號”順利始發,標志著該區間雙線進入盾構掘進施工的新階段。
6號線角美延伸段全長9.8公里,臺商區角美境內8.2公里,共設7個車站。該工程自2019年12月26日全面開工建設以來,已有4個車站封頂,另3個車站也將于今年底全部封頂。7個區間中,目前有9臺盾構機在現場施工作業,已完成52%,預計2023年4月底實現全線“洞通”。
6號線角美延伸段在建設過程中,存在哪些困難?9月8日上午,導報記者采訪了角美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泉,并進入十多米深的地下施工現場,實地走訪。
現場探訪
16米深地下已現“乾坤”
石美站施工場地,一臺巨大的吊機停靠在門口,幾名工人拉著橫幅,上面寫著“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場地內,施工材料碼放整齊。
在中鐵二局總工程師王銳的帶領下,導報記者從專用通道向地鐵施工的一線區域前進。
石美站共有兩層,距離地面16米。負一層為售票層,負二層是乘車層。順著臺階向下,進入負二層時,一臺巨大的盾構機瞬間映入眼簾。王銳介紹,盾構機總長90米,主機長9米,其他部分是車架。
石角區間隧道左線采用土壓平衡盾構法施工,區間左線長763.2米,穿越的地層是以淤泥、粉細砂、殘積砂質黏性土、全風化花崗巖、散體狀強風化花崗巖為主的復合地層。區間線路主要下穿角美大道規劃砼箱涵及低干渠橋,施工存在一定風險。為適應此次掘進區間的地層特點,肩負該掘進施工任務的“龍江12號”盾構機采用了輻條和面板復合式刀盤,保證結構強度的同時增加開口率,加強刀盤體和刀具的耐磨設計,并且采用高壽命且耐沖擊的優質重型滾刀,能較好地克服復合地層帶來的各項施工挑戰。
右側的隧道內,已經鋪設了管片。右線于今年7月份始發,目前已經完成420米。
項目進展
明年4月底全線“洞通”
就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段的建設進展,導報記者采訪了角美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泉。
導報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段的建設進展。
張泉: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段共有7站7區間,全長9.8公里。目前7個車站已經有4個車站(石美站、龜山站、文圃路站、社頭站)主體結構完成封頂,另外3個車站(龍江站、角江路站、角海路站)年底前封頂;文角區間完成左線貫通,龜文區間完成右線貫通,角龜區間完成雙線貫通。
目前,有9臺盾構機在現場施工,區間已經完成了52%,預計2023年4月底實現全線“洞通”。
導報記者: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哪些難題,是如何克服的?
張泉:我們在施工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第一是地質困難,區間有孤石、基巖、上軟下硬地層,通過這些地段,容易出現地面塌陷、隧道冒頂等施工風險;第二個困難是區間下穿多處建構筑物,如下穿高速公路、下穿鐵路等;第三個困難是區間下穿多處湖泊、河流以及人工湖。
雖然困難不少,但我們角美軌道公司采取好的措施,克服了這些困難:第一、我們選擇優秀的施工隊伍,選擇與地質相匹配的盾構機。第二、對孤石、尖凸體進行提前地面爆破處理,把這些孤石全部爆破掉,這樣盾構機就可以順利通過;對上軟下硬的地層,采取提前注漿加固,根據地質情況,科學選擇盾構機參數,保證地面不會塌陷,不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第三、采取科學管理,從我們軌道公司到各參建單位,都實行嚴格管理要求。
隧道揭秘
地鐵隧道如何“轉彎”
地鐵隧道在地下是如何“轉彎”的,你知道嗎?
中鐵二局總工程師王銳介紹說,隧道“轉彎”的秘密就在管片上。“你看,每段管片的連接處,有的是直線,有的是斜線,這就是隧道能夠‘轉彎’的重要環節。”王銳指著隧道壁上的管片說。
王銳介紹,每段管片由6塊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制件拼接而成,在隧道里形成一個圓,管片外徑6.2米、內徑5.5米、厚度30厘米、環寬1.2米。“管片的鍥形量(連接面)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4厘米,通過這個鍥形調整,就可以實現隧道向上、下、左、右方向的變動。”
管片鋪設后,還要通過螺栓將其固定,實現片與片連接、段與段連接,最終形成整體。“這些管片設計年限是100年,通過連接形成永久結構。”
項目帶動地鐵經濟“畫”出城市黃金線
漳州臺商區把地鐵作為主軸線,依托地鐵帶動,謀劃布局企業總部、研發中心、商業綜合體等新興產業,不斷拓展地鐵經濟商圈。
目前,國貿智谷、華僑城歡樂美港等總投資超百億元的產城融合項目快速推動,實現整體躍升,新時代下的“地鐵經濟”已成為城市的黃金線。
今年7月22日,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段龜山站的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規劃居民或商業區時,使公共交通使用最大化的一種非汽車化的規劃設計方式)項目——漳州華僑城歡樂美港首期基建項目封頂。
據了解,漳州華僑城歡樂美港是漳州華僑城(央企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與角美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漳州臺商投資區區屬重點國企)聯合開發的重點項目,是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段龜山站的上蓋項目,涵蓋復合商業中心、地鐵上蓋范本、濱河生態系統、中央景觀公園、娛樂文化中心等多元化業態。
目前,項目一期住宅已封頂,預計2023年正式營業。漳州華僑城通過“文化+旅游+城鎮化”的創新開發模式,將項目打造成融合商業街區、文化體驗、生態休閑、人文社區于一體的TOD文旅地標綜合體,成為角美新的城市名片。
站點介紹
龍江明珠站:站點位于規劃會展南路與規劃陽光東路交叉路口,車站全長331.2米,為地下雙層島式單柱雙跨框架結構,是廈門市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的終點站。
石美站:車站全長196米,為地下雙層島式單柱雙跨框架結構。站點依托石美古村的人文發展,規劃建設以閩南古村特色旅游、閩臺創意產業、文化娛樂等為主的產業功能。作為彰顯角美城市人文形象的特殊型站點,石美站將溯源角美城市歷史發展,在與眾不同的文化傳承與發揚中,感受角美城市人文之大美。
角江路站:車站位于角江路與角美大道交匯處,總長278.5米,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所在地塊規劃以商業商務及商住混合為主,主要發展總部基地、金融服務、行政辦公、商務酒店等產業功能。并與龜山站“雙站點”聯動發展,打造一個集約高效的城市中心。
龜山站:龜山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該站點是中心型站點,以商務辦公、商業、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主。依托花海公園、龜山公園、聯通港濱水區和地鐵車站四大核心資源,塑造“工字型”公共空間體系及步行貫通的藍綠休閑環境,將自然生態與城市建設相融合,從龜山站漫步而出,便能享受龜山公園、花海公園的自然生態之美。
文圃路站:車站總長196米,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該站點為社區型站點,定位為生活居住中心,以居住功能為主,包括具有公共服務功能的社區中心及配套教育設施,建設健康生活、鄰里生活和綜合生活區的發展典范。
角海路站:站點位于角海路與翁角路的交接處,為地下兩層島式站臺車站,車站總長379米。站點規劃建設以為周邊社區服務的商業及居住功能為主,依托地鐵,重構區域空間,打造以居住為主,并輔以發展商業配套服務功能的TOD社區,建設臺商投資區的家居一站式購物場所,融生活、家居、社區生活于一體。
社頭站:車站總長254.6米,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該站點為片區型站點,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段起于社頭站,規劃建設以科技創新產業為重心,重點發展研發、孵化、企業總部等創新產業功能,提供各類支撐科技發展的創新服務職能,形成科創服務、科技研發生產、創智制造、生活服務四大組團。
社頭車輛基地:社頭車輛基位于海滄鐵路以東、規劃龍江東路以南、規劃社頭環路以北、規劃官嶺路以西地塊內。規劃用地面積20.86公頃,所在地塊為軌道交通用地,蓋上為二類居住用地。社頭車輛基地采用全上蓋式開發模式,庫區、咽喉區及出入段線區預留上蓋物業開發條件。車輛基地總建筑面積18.22萬平方米,車蓋板面積約14.77萬平方米。項目造價13.78億元,2021年10月24日開工,截至目前,已完成產值33174萬元。
目前正在開展庫區以及咽喉區承臺和結構柱施工,以及綜合樓的主體結構施工。(海峽導報記者 王龍祥 通訊員 蘇凱)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地鐵6號線林華段董任站至官任站區間雙線貫通2022-07-29
- 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段首個隧道貫通2021-10-29
- 廈門地鐵6號線一期9月開工 2021年10月建成通車2017-02-1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數實融合助力社會治理 2022第二屆數字保險金2022-09-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