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楊世良 冷振華)6月持續性強降水讓單次防御暴雨洪水應急響應歷時12天,為廈門有史以來應急響應時間最長的一次;3個臺風對廈門產生影響,給高山及沿海帶來最強12級大風……這就是今年汛期廈門異常的氣候。廈門做了哪些應對措施?昨天上午,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市應急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2022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進行介紹。
每年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廈門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今年入汛以來,廈門啟動市級防御暴雨洪水和臺風應急響應6次,全市各級共成功防御36次暴雨過程,僅6月就遭遇11次暴雨過程。面對復雜天氣形勢,廈門災害損失較輕,全年防暴雨防臺風期間未發生人員傷亡災情,為廈門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環境。
這樣的成果得益于廈門不斷健全完善防御臺風暴雨體制機制,加強組織協調,狠抓工作落實。今年7月,市府辦印發了《加強改進廈門臺風暴雨災害天氣防范應對工作十項措施》的通知,市防汛辦迅速下發《關于加強改進廈門臺風暴雨災害天氣防范應對工作十項措施任務細化分解表》,進一步細化任務分工,落實高級別預警“叫應”、建立重大活動熔斷機制、提高精密監測水平……
“健全廈門應對臺風暴雨災害天氣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體系。”市防汛辦常務副主任、市應急局副局長歐衛國介紹,今年市防汛辦還2次組織《廈門市防洪防臺風應急預案》修訂,使應急響應工作更規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9月,廈門應急指揮中心正式啟用,標志著“智慧應急”體系初步建成。通過建立以市應急指揮中心為中樞的市防汛指揮平臺,實現應急處置重要依據實時掌握,促進防汛防臺風搶險救援各項決策指揮水平提升。
歐衛國表示,下階段廈門將全面推進“十項措施”落實落細,完善市級防汛指揮體系,有序推進易澇點、地質災害點防治,著力提升綜合應急救援力量建設,緊盯氣象趨勢,提前籌劃抗旱保供水工作各項措施。
今年天氣怎么樣?請看大數據
雨水 多還是少
今年截至目前,廈門島內平均降水量1207毫米,比歷史平均偏少1.2%,島外平均降水量1424毫米,比歷史平均偏少1.9%,均屬正常。
臺風 幾個影響廈門
今年以來,3個臺風對廈門產生影響,廈門兩次啟動防臺風應急響應。
水庫 蓄水量如何
目前,全市26座小(Ⅰ)型以上水庫總蓄水量13233萬立方米,占汛限水位相應庫容的66%,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與常年同期相比增加25%。
【鏈接】避讓地質災害 同安3個村整村搬遷
今年廈門遭受多輪強降雨和局地暴雨等強對流天氣以及臺風影響,地質災害防治形勢非常嚴峻。對此,廈門全年高效處置了43處險情報告,及時轉移群眾778人次,發布地災氣象預警22期,巡查排查地災隱患2100多人次。
“群測群防組織群眾轉移避險雖然簡單高效,但畢竟是權宜之計,遠離危險才是萬全之策。”發布會上,市自然資源規劃局一級調研員周暢靈說,廈門開展整村搬遷避讓工作,對于同安區蓮花鎮的淡溪村、西坑村和小坪村半嶺自然村等地災高危又不能就近選址搬遷的3個村,在同安主城區建設7幢24到29層共1318套、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的搬遷安置小區。目前,已累計簽約村民588戶、簽約率97%,簽約村民移交房屋574戶、房屋移交率99%。地災隱患點移交出來的房屋247棟也同步拆除,有效地消除30多處地災點,受益群眾達1400多人。
此外,針對能就近選址遷建的同安區白交祠村滑坡點,廈門則按照“一戶一宅”的政策就近選址還建,建設22棟86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建成后可安置群眾37戶128人。安置房于去年12月開工建設,本月底將封頂。
責任編輯:唐秀敏
- 針對今年第9號臺風 國家防總啟動防汛防臺風四級應急響應2022-08-22
- 國家防總針對河北等六省份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2022-07-11
- 中企承建吉贊阿美石油應急響應中心交付使用2020-10-20
- 防暴雨應急響應啟動!今明這波強降雨,省防指這樣部署防御...2020-05-21
- 5月2日起全國所有省份應急響應級別均為二級或以下2020-05-03
- 福州市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2019-07-18
- 多地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國家防總啟動Ⅳ級應急響應2019-07-10
- 全省防御暴雨視頻會召開! 今日南平中北部和寧德西北部有大到暴雨!2019-07-08
- 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緊急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2018-09-17
- 重磅!省防指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2018-09-14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華廈眼科A股成功上市,開啟守護全民“全生命2022-11-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