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葉子申)12月17日,2022年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會商交流會在廈門舉行。活動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主辦,廈門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協辦。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交流推進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
記者了解到,2019年12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泉州市、漳州市、廈門市)成功列入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建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會商交流會機制三年以來,泉州市、漳州市、廈門市先后承辦會商交流會,已完成首個輪次的會商交流。三地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分別從政策法規、規劃保護、經費投入、活態傳承等方面持續發力,非遺系統性保護不斷完善,閩南文化區域內交流合作和對外交流合作持續深入。
2020年,廈漳泉共同傳承并推動“送王船”成功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今年11月,“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國際國內進一步提高了閩南文化的能見度、知名度。
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以及廈漳泉三地市人民政府支持下,本活動還首次策劃舉辦“閩南文化非遺周”活動,分別在廈門市美術館舉辦“閩南非遺精品聯展暨非遺創新展”,在廈門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中山路步行街)舉辦“廈漳泉非遺大市集”。
本次活動融合泉州市、漳州市、廈門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情況,專門推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宣傳片”視頻,開展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宣傳傳播。
聲音
廈門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級調研員黃天福:
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
三年來,閩南文化(廈門)生態保護區采取了一些新舉措,取得了一些新成果,出現了一些新態勢。下一步,廈門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工作將秉承“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傳承理念,不斷深化對文化生態整體保護的認識,堅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動實現閩南文化(廈門)生態保護區“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建設目標。
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簡奕耕:
扎實做好非遺系統性保護
近三年來,漳州市先后完成了9批次市級非遺項目評選;深入開展非遺代表性項目存續情況評估,對瀕危項目精準施策搶救保護;持續開展傳承人培訓、傳習所建設、文創產品研發等工作,通過組織系列活動,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積極推動閩南文化生態保護融入城市建設、融入百姓生活。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四級調研員黃李炫:
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利用
泉州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專業推動、社會參與”,努力打造“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接下來,泉州將繼續完善非遺和文化生態保護機制、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利用,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市投入超6000萬元 加快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2022-12-20
- 泉州市出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2022-11-25
- 廈漳泉合力共推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2020-12-18
- 王者榮耀無限開放計劃交流會是在哪里舉行的 8月19日每日一題答案2019-08-19
- 郵儲銀行莆田涵江支行與涵江區物流行業協會聯合舉辦金融產品專場交流會2018-10-12
- 第二屆海峽兩岸武術交流會將在河北舉辦2018-07-13
- 兩岸大學生領袖共話就業創業交流會舉行2017-08-13
- 18名盜賊茶館開交流會被一鍋端 查扣大量撬鎖工具2017-02-24
- 廈門舉辦高層次人才網絡交流會 在線報名已開啟2016-09-02
- 2016跨境電商交流會臺北舉行2016-08-2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2022年廈門市民文化節落幕 45天吸引300多萬人2022-12-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