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欽圣 通訊員 林業 朱俊博)奮戰新年開門紅,鉚足干勁譜新篇。1月8日上午,廈門市2023年新年“開門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地鐵3號線機場段工程開工儀式,在地鐵3號線空港經濟區站施工現場舉行。
地鐵3號線機場段工程的全面開工建設,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市民可以乘坐地鐵直達翔安機場。地鐵3號線連接廈門本島、翔安區和翔安機場片區,全長45公里,其中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至蔡厝站)于2021年6月率先開通運營,南延段工程于2022年初開工建設。
開工只是發軔之始,加快推進,建成竣工才是關鍵。下一步,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市地鐵辦和軌道集團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進項目建設,力促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助推廈門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確保地鐵線路按期與翔安機場同步開通運營,為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廈門地鐵力量。
應對挑戰 不斷克服復雜地質條件
地鐵3號線機場段工程全線5座車站,具體為大嶝北站、雙滬站、空港經濟區站、機場西站、翔安機場站,線路全長8.7公里。
“別看里程不長,但地質情況復雜,施工安全風險極高。”廈門軌道集團地鐵3號線機場段工程指揮長鄭作鏗介紹,地鐵3號線機場段工程線路沿線地層存在液化砂層、淤泥層、球狀風化殘余體、基巖凸起等不良地質,“這對地下車站明挖深基坑、高架區間承臺、盾構區間隧道的施工及安全有明顯影響。”
以盾構施工為例,市地鐵辦、廈門軌道集團及參建單位在前期勘測中,發現空港經濟區站至機場西站盾構區間施工范圍內存在基巖凸起地質。鄭作鏗表示,施工過程中若對基巖凸起處理不妥當,將可能產生盾構姿態失控、管片破損、滲水或超限等一系列質量問題,嚴重時甚至產生地表隆沉現象。因此,在盾構施工前期,他們將對基巖凸起段進行詳細地質勘察,明確基巖凸起的范圍、位置,從而進行預處理,盡可能降低和減少盾構施工風險。
此外,翔安機場片區尚在開發建設中,因此,該工程還需盾構穿越多處待建(構)筑物,如下穿機場快速路及機場大道、西進場路地道、綜合管廊等,側穿機場快速路樁基、西進場路地道樁基、第三東通道樁基等。
“無論是盾構穿越軟硬不均地層、基巖凸起段、多處建(構)筑物,還是克服氣候條件及水文條件的影響。”鄭作鏗說,廈門地鐵施工建設已經摸索出一套比較成熟的經驗,盾構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我們有信心破解地質難題,確保施工安全,這也是我們修建地鐵的大前提。”
助力發展 加快構建“島灣一體”城市格局
此次地鐵3號線機場段工程的開工,標志著廈門落實新時期交通發展規劃、打通骨干公交網絡與航空口岸接駁聯系,已經來到了“最后一公里”。
在地鐵3號線工程全線,機場段雖起步較晚,但意義重大。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工程的建設,對提高廈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整體服務水平、運輸效能,加快構建“島灣一體”城市格局,高水平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規劃,地鐵3號線機場段將與地鐵4號線、城際軌道R1線實現換乘,打通廈門島外環灣區域交通聯系。未來,地鐵3號線機場段、地鐵4號線、城際軌道R1線、翔安機場運營后,將為市民旅游、商務、通勤等方面的出行帶來極大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該工程作為翔安機場片區的軌道交通骨干線,還將以航空口岸為核心,輻射周邊區域,成為國際、國內和閩西南區域客貨流多式聯運、快速集疏的關鍵節點。同時,這一片區在軌道交通的推動下,城市建設也將更有品位和更具都市氣息。
此外,地鐵3號線機場段工程約12億元的投資規模,也將為廈門穩經濟、穩增長和帶動有效投資提供有力支撐,著力推動廈門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全線“洞通”!廈門地鐵6號線林華段取得重大進展2022-12-30
- 廈門地鐵今起動態調整行車間隔 高峰期5-10分鐘2022-12-27
- 廈門地鐵第三期建設規劃環評公示 涉及5、7、8、9號線路2022-11-09
- 廈門地鐵第三期規劃環評公示2022-11-08
- 廈門地鐵4號線二期擬明年開工 線路長14.8公里2022-10-09
- 廈門地鐵6號線嘉庚體育館站下月起施工2022-09-27
- 廈門地鐵遠期規劃公布 12條線路總長493公里2022-08-31
- 廈門地鐵6號線開始鋪軌 林華段車站即將全面實現主體封頂2022-07-21
- 上周工作日日均68.22萬人次 廈門地鐵客流創新高2022-07-12
- 廈門地鐵6號線集美至同安段開工 設17個站點2022-06-1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歌仔戲《僑批》榮獲“五個一工程”獎2023-0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