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 打造產業發展“新藍海”
市發改委解讀廈門產業發展新圖譜
“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即做優做強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商貿物流、金融服務4大支柱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創意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未來網絡、前沿戰略材料、氫能與儲能、基因與生物技術、深海空天開發6個未來產業。
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艷 通訊員 高孝巧)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4+4+6”——在月初召開的廈門兩會,這無疑是一個高頻詞匯。
這便是廈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全新布局。朗朗上口的數字背后,是聚勢謀遠的產業發展藍圖,是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廈落地落實、見行見效的具體舉措。昨日,記者采訪市發改委,解碼這一關系廈門當前和未來發展的“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市發改委表示,“廈門推動構建動能持續、梯次發展的‘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打造引領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為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精準繪就產業新圖譜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的命脈,是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
在產業發展“這盤棋”,廈門如何“落子”,以進一步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
作為全市綜合經濟部門,市發改委一直在思考這道題。產業發展的謀篇布局,既要善于積勢蓄勢謀勢,又要善于識變應變求變。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立足廈門資源稟賦和功能定位,一個全新的“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出爐,為廈門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明確路徑。
市發改委介紹,“按照‘找準定位、立足稟賦、突出優勢、前瞻布局’的原則,系統謀劃、整體布局,廈門加快構建動能持續、梯次發展的‘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找準突破口、搶占新賽道,加快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產業‘新動能’厚植高質量發展沃土。”
2022年,市委、市政府印發《廈門市統籌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重點發展產業的目標任務、重點方向和路徑措施等,力爭到2027年,4大支柱產業集群總規模達3萬億元,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規模突破8000億元,6個未來產業取得重要進展,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和綜合實力。
精準繪就產業新圖譜,一場深層次的產業革命在廈聚勢勃發。
精心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明方向,建機制;定措施,出實招。
將藍圖變為現實,將美好愿景書寫在鷺島大地,這必定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奮斗過程,是一個市、區形成合力、系統推進的開拓過程。近期,市政府印發《廈門市統籌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組建工作專班,市區聯動、部門協同,全力支撐“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整體高效推進。
推進“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會一蹴而就,需要保持戰略定力,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在戰略上更加主動,在戰術上更加精準。堅持全市“一盤棋”的思路,目前,市發改委牽頭組織各產業牽頭部門編制《廈門市重點發展產業行動方案》,突出重點,精準發力;推動各區、各開發區制定《各區(開發區)主導產業工作方案》,強化市對區產業發展統籌,形成市區垂直貫通、錯位發展、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鍛長板、補短板。產業鏈缺失環節就是發力點。就各重點發展產業的關鍵環節和缺失環節,廈門逐一繪制產業發展路線圖,標出行業龍頭企業、列出招商目標企業和產業政策,按圖索驥指導補鏈強鏈延鏈。
與此同時,廈門統籌優化產業空間規劃布局,制定產業空間布局圖,形成“一產業一張圖”“一轄區一張圖”,指引產業項目集聚落地、合理布局,推動各區、各開發區形成差異化、特色化、協同化的發展格局。其中,先進制造業園區26個,用地總規模206.55平方公里,可用土地面積約19.47平方公里。
犯其至難,方能圖其至遠。市發改委告訴記者,2022年,4大支柱產業集群總規模超2萬億元,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規模達到4912億元,全市未來產業骨干企業達176家。可以說,‘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成效初顯,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新興業態蓬勃興起,產業能級持續提升。
“4+4+6”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重點
4大支柱產業集群
1. 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重點發展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電子信息制造業,以及物聯網、信創、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云計算、區塊鏈、元宇宙、行業應用軟件等軟件信息服務業,努力打造萬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2.機械裝備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電力電器、航空維修制造、新能源汽車以及高檔機床、精密儀器等智能制造裝備領域,打造規模化、智能化、高端化、集成化的產業集群。
3. 商貿物流產業集群。重點發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會議展覽等商貿服務業,以及冷鏈物流、城鄉配送、智慧物流和綠色物流等現代物流業,打造國際貿易中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展會,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國際會展名城。
4. 金融服務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金融科技、財富管理、綠色金融、航運金融等現代金融特色業務,打造金融對外開放先行區、產融結合發展示范區、金融科技發展高地、財富管理創新高地及特色金融品牌。
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1. 生物醫藥。重點發展創新藥、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服務及新興前沿領域,打造具有國內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獨具特色的產業創新中心。
2. 新材料。重點發展光電信息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領域,打造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型功能材料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3. 新能源。重點發展新能源電池、光伏、儲能、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等領域,打造千億規模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建設國內新能源領域創新和人才高地。
4. 文旅創意。重點發展影視、網絡視聽、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動漫游戲、藝術品、音樂等領域,創建新時代中國影視中心、網絡視聽產業之城、時尚創意藝術之城。
6個未來產業
搶抓新技術新產業發展先機,重點突破第三代半導體、氫能與儲能、基因與生物技術等未來產業,加快推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強未來網絡、前沿戰略材料、深海空天開發等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發。
【鏈接】
積厚成勢 加快躍升
支柱產業堅持“強”,新興產業著眼“進”,未來產業謀求“新”——一個“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廈門加速構建,加速調結構、促提升,呈現出積厚成勢、加快躍升的新氣象。
數據顯示,2022年廈門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2.5%,R&D經費投入強度預計達3.2%,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8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4家,總數達143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4家,總數達14家。
聚勢而強
做優做強4大支柱產業集群
1月8日,隨著一聲“開工”令下,科華數能高端裝備創新產業園項目拉開建設大幕,“近期我們又拿下幾個千萬級大單,一直深受產能制約的困擾,迫切希望新建廠房盡快建成,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科華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四雄表示。
新年伊始,廈門92個新年“開門紅”重大項目開工,其中不少便涉及支柱產業集群。
總規模超萬億元的支柱產業集群,在穩增長上展現出巨大“分量”,整體呈現出“既大又強、既穩也優”的特質,涌現出諸多發展亮點。2022年,廈門首次躋身“中國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已形成全國最大的中、低壓開關高端制造基地之一和全國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推動外貿穩定和創新發展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外貿綜合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七;中醫院、華僑大學入選國家第二批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在疫情環境下作為全國首批重啟會展活動的6個城市之一,全年廈門展會數量位列全國第三,辦展面積排在全國第七;廈門港年度吞吐量實現1243萬標箱,創歷史新高;設立大陸首個臺企金融服務聯盟、首家全國性臺商產業投資基金。
乘勢而上
培育壯大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廈門,以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藥物為代表的創新藥物研發成果突出,就在不久前,由廈門大學、香港大學、萬泰生物聯合研發的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獲批在國內緊急使用,這是全球首個經過三期臨床試驗的鼻噴疫苗。
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彰顯廈門自主創新能力的標桿性產業,年營收突破千億大關。
“新能級”產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廈門形成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從數據來看,2022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同比增長6.4%,新材料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6.4%,新能源產業產值同比增長40.7%。全年新增萬泰滄海、廈鎢新能源、中創新航3家產值超百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集群,是國內鋰電池產業發展較為完整的頭部城市之一。在近日舉行的2022寧德時代供應商大會上,寧德時代采購部部長何余生盛贊廈門的營商環境、產業生態,向全球供應商推介廈門。記者了解到,圍繞寧德時代、中創新航、海辰鋰電等龍頭企業,廈門相繼落地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加快打造以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為主體,上游材料和核心零組件、下游車聯網和充換電等為配套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因勢而為
前瞻布局6個未來產業
未來產業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革命性力量,具有顯著“先發優勢”。具有顛覆性和高增長性,是未來產業的鮮明特點。
開啟勇闖未來產業“無人區”的征程,廈門已經行動起來。據介紹,全市未來產業骨干企業共計176家。能源材料省創新實驗室部署氫能、燃料電池等60余項科技攻關項目,孵化華商廈庚氫能等15家高新技術企業;生物制品省創新實驗室已構建全世界品種最齊全的新冠病毒系列檢測試劑并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入使用;“海洋負排放”(ONCE)國際大科學計劃正式啟動……在廈門的產業版圖中,未來產業觸手可及,未來發展可期。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2-10-14
- 臺江:數字賦能 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2019-12-2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出島再添新通道 翔安大橋1月17日正式通車2023-01-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