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柯愷筠 通訊員 廈公宣)2021年3月15日,國務院聯席辦面向全國推廣反詐“廈門經驗”。昨日,反詐“廈門經驗”迎來了推廣兩周年的節點。當天下午,廈門市政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稱“市聯席會議”)舉行“廈門反詐進行時——反詐‘廈門經驗’推廣二周年主題活動”,集中展示兩年來廈門在踐行“精準宣防、全警反詐、全社會反詐”的“廈門經驗”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
兩年來,廈門反詐工作不斷升級,加強打擊力度,運用科技賦能,提升戰斗力。在技戰法、資金截流、預防共治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新成效。
打擊 創新技戰法 以快打快
在打擊破案方面,廈門警方堅持以快打快、每案必研,推動“專案攻堅”高效化。通過深化追查、制定大要案督辦機制等工作舉措,創新總結出“打回流、斷鏈條、挖金主”技戰法。
去年,廈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在工作中掌握到市民被裸聊敲詐的線索,經過深入追查發現省內多處境外“回流”的“殺洋盤”犯罪窩點,歷時3個月,聯合思明、集美、海滄、同安分局成功鏟除“殺洋盤”犯罪窩點20個。
兩年來,部省督辦案件100%偵破,其中“鏈條式”打擊破案達標率為93.75%,位居全省第一;先后發起3次全國集群戰役,專案獲部省級領導高度肯定。
阻截 升級反詐“同盟圈” 為民挽損
在攔截詐騙電話、阻截詐騙資金方面,廈門警方堅持“破案與追贓同步,打擊與挽損并重”的理念,結合緊急止付機制、每案必追贓機制、涉案資金依法處置機制、警銀警信警企協作機制等工作機制,全力做好退贓挽損工作。
據了解,早在2016年,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率先全省與廈門警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派駐工作人員到公安局協助完成及時止付動作。經過反詐“廈門經驗”不斷升級,資金止付機制也迎來3.0版本,在進一步與銀行深入合作的基礎上,反詐中心引入第三方平臺止付,線上線下為受騙群眾挽損。
在警信合作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通信運營商加入廈門反詐生態聯盟,在應急處置、情報共享、不良信用等方面優勢互補,聯手推動反詐效果升級。例如,2022年2月,不法分子以“醫保停用”為由一天向全市超9萬人發送詐騙短信,廈門移動協同反詐中心、通管局及時封堵20余個冒充社保中心的虛假域名,并向用戶發送397萬余條反詐提醒短信。
預防 優化三級反詐體系 隊伍專業
以變應變,超前謀劃。廈門警方緊密協同科研機構、行業單位,全面強化犯罪手段、犯罪生態、犯罪預防研究,常態化開展專題研究,確保掌握工作主動權。例如,去年出現以虛擬幣為交易的詐騙手段,廈門警方立即成立專題研究組,快速阻斷詐騙分子詐騙資金轉移路徑。
在工作機制上,兩年來,廈門警方創新建設職業化“專門隊伍”,不斷優化健全三級反詐體系,在組織內部不斷深耕反詐領域。所謂三級反詐體系,是以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作為“大腦中樞”調配指揮,公安分局、公安派出所及各鎮街配置專業反詐力量。“大腦中樞”一旦接收到詐騙線索信息,立即通過三級反詐體系下達給派出所反詐小組到現場勸阻;同樣,反詐小組可及時聯系中心對詐騙資金進行緊急阻截。
此外,廈門警方不斷做實反詐技術支撐,充實刑事技術電子物證力量、開展打防建模,用“科技力量”打磨反詐專業隊伍的“反詐利刃”,技術能力保持全國一流、全省領先。
共治 壯大反詐“朋友圈” 整體聯動
廈門在實戰中不斷豐富反詐“廈門經驗”核心內涵,凝聚黨政主管合力、全民反詐合力、行業治理合力,營造了“精準宣防,全警反詐,全社會反詐”濃厚氛圍。
依托各級聯席會議機制,全市組建了1078人的市、區兩級反詐志愿者隊伍,常態化開展精準宣防、基礎宣防。“現在還不斷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市民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刑偵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集中培訓、定時活動,志愿者隊伍創造出許多亮眼的反詐舉措及品牌。
兩年來,全市各部門持續深化部門間的合作,積極履責、整體聯動,促使“外部合力”最大化。例如,廈門警方聯合人行、通管、市場監管等部門出臺涉及“兩卡”以及企業主體的3份管控意見,深入推進“斷卡”“斷流”行動。兩年來累計管控存量風險“兩卡”賬戶10萬余個,研判推送各類預警信息47.4萬條,打擊處理涉“兩卡”違法犯罪嫌疑人近4000名,全市涉詐“兩卡”數量呈現明顯下降態勢。
現場
反詐宣傳接地氣
昨日下午,記者走進反詐“廈門經驗”推廣二周年主題活動現場。活動一開始,由市聯席會議召集人、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長黃衛東通報兩年來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曾嘉賢宣讀全市反詐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名單。此次共有15家成效突出單位、20名反詐騙優秀個人、20名反詐標兵、20個反詐騙技能大賽優秀作品受到表彰。
現場設有近20個反詐展示攤位,分別是大學、銀行、醫保局、通信運營商等11家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以及廈門公安機關8個分局。他們通過反詐宣傳、案例通報、當事人現身說法等形式,與現場300余名群眾交流互動。
此外,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反詐產品長廊,8個分局分別展示近百樣反詐宣傳產品,其中翔安分局內厝派出所設計的“反詐雞蛋”令人印象深刻,雞蛋上用紅字印著反詐提醒,讓反詐走進菜市場,走進百姓生活中。
反詐卡通形象受歡迎
在思明公安分局反詐攤位前,“筜筜兔”“梧村哥(鴿)”“穩擔當(象)”等反詐卡通形象,引來群眾圍觀合影。筼筜派出所副所長林曉潔介紹,結合轄區旅游景點、學校學生多的特點,派出所設計了親民的反詐卡通形象,在進校園宣傳反詐時,深受學生歡迎。
來自集美公安分局的“灌口大媽反詐隊”圍上反詐圍裙、海滄公安分局的“紅裙子反詐專班”反詐阿姨穿上橙色馬甲熱情地做著介紹,她們中多數是退休女性,結合廣場舞、小區運動等機會,將反詐宣傳帶進社區。
學反詐知識獲好禮
“爸爸聽我說,反詐精髓要聽見……”大地幼兒園的6歲孩童們唱起反詐兒歌。據了解,該歌曲是湖里分局五通派出所和大地幼兒園聯合策劃。來自集美學村的高校反詐聯盟,印尼、泰國等多國的外國學生齊上陣,分發著中英文雙語反詐宣傳單。上至大學生、下至兒童,全社會反詐的氣氛充滿活動現場。
在一旁農業銀行的反詐展臺前,可愛的智能機器人“小愛”與市民對答如流。“什么是反詐?”有市民特意“考驗”機器人,“小愛”立即回答,并舉例幾種常見的詐騙手段。招商銀行則帶來了“金蛋”,市民敲擊“金蛋”會有彩帶飛出,既學習反詐知識又能獲好禮。
點擊
反詐“廈門經驗”
2020年以來,廈門市公安局在全國首創了反詐騙精準宣防模式,該模式不同于傳統“大水漫溉”反詐騙宣傳模式,而是通過科技賦能,精準定位潛在受害人,并進行有效勸阻的反詐精準宣防新辦法,走出了一條“科技破題、源頭阻斷、機制跟進、體系重塑”的新路子。
2021年3月15日,國務院聯席辦在廈門召開現場會,推廣以反詐騙陣地系統為支撐,從涉案要素信息反向查找潛在受害人,并進行有效勸阻的反詐精準宣防“廈門經驗”。
案例
追查12張銀行卡
止付近百萬元涉詐資金
2月2日10時許,廈門某公司財務李女士被拉入一個有“總經理”“董事長”的QQ群。“總經理”在群內稱需要立即將一筆100萬元的“貨款”轉到指定賬號中。李女士信以為真,通過公司賬戶將100萬元轉至其提供的銀行賬號。公司經理收到轉賬短信后來電詢問,李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趕緊撥打110報警。
當日11時30分,市打擊治理中心接到李女士報警后,立即啟動資金緊急查詢止付工作機制。止付專員在相關平臺錄入止付的同時,第一時間聯系異地公安反詐中心,請求查詢明細協作止付。然而,李女士轉出的資金已于轉賬后十分鐘內轉移至5張二級嫌疑卡。
為進一步加大挽損力度,市打擊治理中心2名止付專員、2名資金研判專員分工合作,分別與駐點銀行展開止付工作。12時29分,經進一步追查,市打擊治理中心在涉案三級、四級、五級、六級共計十二張銀行卡共止付涉詐資金93.77萬元。
急尋市民當面勸阻
成功保住200萬元
2022年12月20日11時許,集美公安分局杏林派出所接到市打擊治理中心預警指令,居住在轄區的當事人陳女士可能正在接聽冒充公檢法詐騙電話。杏林派出所民警陳祖軍第一時間趕赴當事人家中,但是卻未找到當事人陳女士。陳祖軍通過詢問其家人得知,陳女士于10時40分左右接到一個電話后,便匆匆忙忙出門。
民警陳祖軍頓時警覺:陳女士被騙的概率極大。他立即同陳女士家屬在住所附近尋找,一邊指導家屬通過故意輸錯陳女士銀行卡密碼的方式將陳女士銀行卡臨時鎖定。通過市打擊治理中心及分局多部門協作合力,民警在其住所附近找到了正在向對方報送銀行賬號的陳女士,成功保住了卡中的200萬元。
原來,陳女士當天接到了一個自稱疾控中心的電話,稱其為密接人員需要“配合調查”并將電話轉接至某某公安機關,“民警”在電話中要求陳女士把銀行卡內的資金轉至指定的銀行賬戶以便“自證清白”。輕信了騙子的陳女士便帶著手機躲在外面操作,還將手機設置成勿擾模式,差點造成了巨額損失。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優化營商環境 廈門經驗獲全省推廣2023-03-09
- 服務貿易“廈門經驗”獲全國推廣2022-03-02
- 福建村莊規劃現場會召開 廈門經驗引來"贊"聲一片2021-07-12
- ?精準扶貧奔小康 廈門經驗獲點贊2020-12-07
- 廈門市“多規合一”改革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廈門經驗”2017-05-22
- 老舊小區和小漁村講述“廈門經驗” 多國外賓了解改善人居環境好做法2016-11-01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成立“城市引才聯盟” 構建引才共同體2023-03-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