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呂培超 陳雪松)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抽查任務的科學統籌,實現抽查任務“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通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開發的“廈門市雙隨機事中事后監管綜合執法平臺”,廈門率先全省完成“檢查全過程留痕、結果全要素公開”。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廈門市、區兩級已有293個部門通過“廈門市雙隨機事中事后監管綜合執法平臺”開展“雙隨機”抽查工作,覆蓋1215項抽查事項清單。同時,平臺建立了全市4635名執法人員的檢查人員庫、全市86.6萬戶市場主體的監管對象庫。
在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同時,廈門還通過“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等舉措,進一步弘揚誠信文化,倡導并踐行“誠信興企”“誠信興商”,加快“信用廈門”建設。去年以來,全市各部門對醫、食、住、行、購、娛等18個領域覆蓋57類監管對象依法開展了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各部門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結合起來,依據信用分級分類成果,合理確定監管重點、監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頻次等,對不同評級企業設置從3%到100%的抽查比例,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使監管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以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
【數據】
截至目前,廈門市、區兩級已有293個部門通過“廈門市雙隨機事中事后監管綜合執法平臺”開展“雙隨機”抽查工作,覆蓋1215項抽查事項清單。
同時,平臺建立了全市4635名執法人員的檢查人員庫、全市86.6萬戶市場主體的監管對象庫。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多舉措緩解停車難題 今年將增超5000個公2023-03-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