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東南網4月5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麗明 楊珊珊 通訊員 歐陽桂蓮 鞏林)上月,科技部發布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由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廈門福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溫和壓力條件下實現乙二醇合成”項目成功入選;

      不久前,廈大學子在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中獲7項一等獎,在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中第12次斬獲金獎;

      2022年廈門大學的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立項總數近百項,再次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實現“三連冠”;

      由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焦念志團隊領銜的海洋負排放(ONCE)國際大科學計劃被列入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行動計劃,目前已啟動相關工作……

      東海之濱,鷺江之畔,百年南強,弦歌不輟。習近平總書記致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的賀信言猶在耳,面對高等教育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態勢,廈門大學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賀信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開創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局面,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貢獻廈大力量。

      培根鑄魂 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他曾經無比渴望走出貧困的山村,最終卻選擇奔赴西海固這片更加貧瘠的土地,在大山深處的三尺講臺上播撒夢想的種子,用愛的甘露讓干涸的原野開滿希望之花……”

      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總結分享會上,作為全國十名被表彰的自強之星標兵之一,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許繼聰用他的奮斗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像許繼聰這樣的優秀學生骨干在廈大不在少數。

      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廈門大學創新“全員參與、全程貫通、全域協同”人才培養機制,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培育有情懷、高素質、寬基礎、強創意的優秀人才。

      以課程為育人的重要抓手,廈門大學始終將思政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目前,學校已建設90門本科和48門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讓具有廈大特色的課程體系逐漸融入學生心中。此外,廈門大學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以科研平臺為依托、科研項目為引領,以一流的資源配置實現個性化培養,探索創新“專通結合、交叉融合、本研貫通、國際合育”的教學模式。

      生命科學學院成立博伊特勒書院,采取“雙軌制”并行運作模式,啟動“普適計劃”和“拔尖計劃”,組建了一支由諾貝爾獎得主、院士組成的國際頂尖師資隊伍,打通生物醫學部課程壁壘,走出一條國際化科研人才培養的創新之路;海洋與地球學院將課堂搬到海上,設立“海絲學堂”,依托“嘉庚”號科考船開展“海上廈大”創新實踐培訓,創新科創實踐培養模式。

      課堂之外,“一站式”學生社區內,“名師大講堂”“翔鷹計劃”等系列主題沙龍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馬研班”“自強思源”等學生骨干培養計劃中,一批批青年政治骨干涌現;系列校史劇、黨史團史校史知識競賽、“黨課開講啦”微黨課大賽、“讀懂中國”等活動促進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找準坐標 高水平服務重大國家戰略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與時俱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全面提升服務區域發展和國家戰略能力……”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激勵著廈門大學在新征程上找準坐標、砥礪奮進、再創新績。

      由廈門大學團隊牽頭研發的鼻噴新冠疫苗作為國家布局新冠疫苗應急攻關的五條技術路線之一,于2022年底獲批緊急使用;

      廈門大學率先成立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2022年共獲立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項目等23項,出版著作14本,134篇決策咨詢報告獲采納,獨具“福建特色”“廈大特色”的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

      周大旺、李劍鋒、侯旭教授獲2022年“科學探索獎”,多名教授在頂尖科技獎項中斬獲殊榮,一大批高質量科研成果持續涌現……

      捷報頻傳的背后,是廈大堅持“四個面向”,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原始創新和解決重大問題能力,高質量服務區域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過去一年,從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端電子化學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組,到推進嘉庚創新實驗室、翔安創新實驗室建設;從啟動建設海洋領域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海洋碳匯與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基礎科學中心,到設立科技哲學等5個交叉學科平臺,廈門大學不斷加強科研平臺建設,集成攻關團隊,以大平臺大團隊培育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在“創新服務”戰略下,廈大致力于構建“頂天立地”服務格局——聯合研制的“海絲”衛星助力湯加救災;堿性電解水制氫、抗氧化高導電銅漿、專用粒子阻尼裝置等一大批技術得到成功應用驗證,服務產業發展;圍繞兩岸關系、經濟政策、高等教育等方面,為各級黨委政府提供高質量決策咨詢服務;深化與福建省九市一區常態化合作,與三明龍巖簽署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服務福建高質量發展。

      開放辦學 引領中華文化海外傳播

      去年,“中國-OECD聯合培養稅務法學碩士項目”在廈門大學正式開班,來自6個發展中國家的19名學生開啟了為期兩年的求學生涯。這是廈門大學邁上新百年發展征程后舉辦的第一個跨國家部委、國際組織的合作辦學項目,開創了中國與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專業領域合作開展學歷學位教育的先河。

      在百年辦學歷程中,廈門大學形成了“僑、臺、特、海”特色和“海峽、海絲、海洋”優勢,是最早開展國際中文教育的機構之一,也是中國對外合作最為活躍的高校之一。

      開放辦學之路越走越寬。深入實施“協同萬方”戰略,廈門大學不斷深化與世界頂尖大學務實合作,完善立體開放式辦學格局。一年來,廈大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紐約電影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瑞典隆德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簽署合作協議,深化校際合作,共探發展之路。

      推進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亞洲年會首次在內地高校舉辦,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逾400位國際頂尖學者為全球經濟發展把脈問診;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項目建設,學科結構日益完善,36個國家和地區的生源結構也讓分校形成了多元文化廣泛交融、和諧發展的校園氛圍;積極推進國際中文教育內涵式發展,廈大通過15所孔子學院和1所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為中外語言文化交流搭建橋梁和紐帶。

      近年來,廈門大學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發起組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目前已吸引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所高校加入,在產學研用合作、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邁進新征程,廈門大學立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區位特征,踐行“養成專門人才、研究高深學術、闡揚世界文化、促進人類進步”的辦學宗旨,正推進更高水平的教育對外開放,朝著“世界之大學”的目標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