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0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麗明 黃鑫 通訊員 胡春暉 鄧亞君)廈門市在省委主題教育第一巡回指導組的有力指導下,把開展主題教育與傳承弘揚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廈門工作期間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相結合,與“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相結合,與搶機遇強優勢挖潛力、加快廈門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匯聚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奮力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廈門篇章。
深入調研,找準問題出實招求實效
在保費不變的情況下,將保障的封頂線由350萬元提高到450萬元,取消以往參保對象年齡、職業、戶籍、既往癥史等條件限制,最大限度擴大可參保對象的覆蓋面……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廈門市醫保局針對群眾反映的公益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惠廈保”免賠額高、特藥少等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方式,綜合梳理12345醫保熱線、醫保經辦窗口、保險公司客服等渠道反饋意見,優化升級2023版“惠廈保”醫保保障功能,不斷兜牢民生底線。
只有把問題找準找實,才能把握時代脈搏,跟上時代發展。廈門市堅持將開展主題教育同大興調查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動員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兩新”組織等基層單位,把脈問診、解剖麻雀,進行問題梳理、難題排查,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
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和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廈門市制定《關于在全市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明確14個方面調研方向,市領導牽頭開展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研究、擴大有效投資等18個重點課題調研,深入謀劃事關廈門長遠發展的思路舉措。
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廈門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以調查研究的實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持續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聚焦解決臺胞臺企“登鷺”“留廈”難點痛點,成立了廈門自貿片區臺商發展服務中心,為臺胞臺企提供兩岸行業標準比對、臺胞職業資格采認等七大類服務,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惠臺舉措。
廈門市市政園林局針對“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調研結果,制定出臺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實施方案,首批推出13個公園綠地、20個試點開放區域,把“看得見”的綠意變為“走得進”“坐得下”的空間,給市民帶來更多“綠色獲得感”。
持之以恒,善始善終。廈門市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將調查研究中總結提升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制度形式予以固定,形成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的長效機制。
廈門市應急管理局把“提升基層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納入主題教育整改整治長效機制,建立全市所有鎮街、村居有值班室、有預案、有預警設備、有避災點的“十有”防汛能力標準。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印發旅游市場價格行為、個體工商戶轉企升級等3項經營規范,出臺醫療美容廣告、水產市場計量、火鍋店缺斤少兩問題等3個行業指引,切實維護公平有序市場秩序。
以學促干,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
把經濟特區發展實踐置于中國式現代化全局中去審視和考量,廈門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匡正干的導向,增強干的動力,形成干的合力,切實將主題教育激發出來的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轉化為推動特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努力走出一條符合中央要求、契合發展實際、體現廈門特點的現代化路徑。
加快科技驅動,賦能城市未來。市科技局充分把握召開廈門市科技創新大會有利契機,全方位加大力度對接洽談知名高校院所、頭部企業,新簽約引進天津大學“北洋腦機接口與智慧健康創新研究院”、中關村硬創空間中試檢測服務平臺等8個研究院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打造支撐廈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土壤,事關城市核心競爭力。廈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以“益企服務”專項行動為抓手,由市領導帶頭,近千名處級干部“點對點”掛鉤幫扶企業。截至目前,千名服務專員累計服務企業超4600家次。思明、湖里、海滄、翔安、自貿區等主動“加碼”,選派科級干部掛鉤上千家區屬重點企業,形成市、區、部門協同聯動的服務掛鉤幫扶機制。
今年6月,廈門市發布《廈門市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從構建全域創新新優勢、打造特區開放新優勢等方面著手,為廈門高質量發展構筑持久強大的“引力場”。
鄉村振興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廈門市農業農村局聚焦發展高質量農業、打造高顏值農村、培育高素質農民靶向發力,制定鄉村振興十大行動重點任務,著力推進95項重點任務落實,今年深入26個村督促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整治,完成6條10千伏農網線路改造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在探索具有廈門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上闊步前行。
以人為本,用心用情回應民生關切
“踐行宗旨為民造福”是開展主題教育的五個具體目標之一。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廈門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破解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用心用情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沿著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方面精準發力,廈門市將提升12345政務熱線服務質效作為落實“踐行宗旨為民造福”的重要抓手,通過深化“每月一題”專項治理、強化熱線大數據運用、探索組團式訴求解決模式等方式,解決了工業廢水排放擾民、機動車輛亂停亂放等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服務質效穩步提升。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廈門12345政務熱線及時查閱率和按時辦結率均上升至100%。
教育是民生之基,事關千家萬戶,情系民生冷暖。以主題教育開展為契機,廈門市著力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今年全市計劃竣工中小學幼兒園項目46個,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5.9萬個;加大對薄弱校的精準幫扶力度,總結推廣“教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辦學”“1+X合作辦學”等辦學經驗,不斷縮小校際差距,提升區域教育水平。
讓群眾病有所醫,廈門市逐步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擴散,從區級以上醫療機構派出中級及以上職稱醫師1671人,支援基層共計7398人次,覆蓋全市39家基層醫療機構,受益群眾達12.8萬人次。
同時,聚焦“看病煩”“看病累”等群眾就醫煩心事,廈門市持續推行健康便民服務,通過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行“無陪護”病房試點等方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目前,全市54個醫療機構已上線“信用就醫”服務,實行“先診療后付費”,累計授信金額5000余萬元,節約就診時長130多萬分鐘。
“我們將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標尺,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廈門市主題教育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廈門同安:多元發展模式激活“夜經濟”2023-08-09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閉幕2023-08-09
- 清流五年向金門:啟示兩岸應通盡通“融”與“榮”2023-08-08
- 兩岸現代題材電影《廈門三天》在廈門啟動2023-08-08
- 廈門:把民生公交“開”進群眾心坎里2023-08-07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開展 首次設立數字文旅主題館2023-08-05
- “蘇頌杯”未來產業技術創新賽廈門啟動2023-08-05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在福建廈門舉辦2023-08-04
- Waof Paw正式入駐廈門!把大自然和萌寵搬進城市2023-08-04
- 兩岸青年在廈門品味書香2023-08-03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征集活動啟動2023-08-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