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挺進城市第二空間 廈門深挖潛力探索地下開發

      位于地鐵1號線烏石浦站的商業街人流不斷。(記者 林欽圣 攝)

      挺進城市第二空間 廈門深挖潛力探索地下開發  

      高崎水質凈化廠操作層和污水收集層分別位于半地下和地下。(記者 王協云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海奎 蔡綿綿 林欽圣)清晨,筼筜湖畔新建的南湖公園西園迎來不少休閑鍛煉的市民。從外表看,這座公園和其他公園沒太大區別,但是,在公園的地下,卻是一座2.5萬立方米的調蓄池,相當于在地下挖出10個標準游泳池,用于儲存初期雨水,削減污染物入湖,保護城市水環境。

      如果按照傳統的建設模式,那么,該地塊就只有一座公園,功能單一。通過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實現了“一地兩用”,綜合效益大大提升。

      地下空間,被稱作城市發展的第二空間。近年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城市的土地資源日益緊張,交通擁堵、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居住舒適性偏低等“城市病”顯現。向地下要空間,成為治療“城市病”的良方之一。2023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提出,鼓勵地上地下空間立體開發,用“地下”換“地上”。

      向地下要空間,對廈門意味著什么?與先進城市比起來,廈門還有哪些差距?未來將如何進一步釋放潛力?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實地走訪相關案例,并采訪業界專家進行探討。

      建些什么?

      可在公園下方建設停車庫、地下水質凈化廠等,地鐵與商業業態的聯通結合也越來越多見

      廈門是全省面積最小的城市和全國面積最小的副省級城市,同時也是全國人口密度排名前五的城市之一。

      根據《廈門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市常住人口為530.8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378.06平方公里。業內人士認為,廈門土地資源緊張,人均用地規模處于較低水平,供需矛盾將逐步突顯,亟待高效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破解城市發展難題。

      向地下要空間,可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

      “我們現在位于廠區操作層,在我們的頭頂上,是一座公園,在腳下,則是污水箱體,最大埋深可達地下十多米。”在市政集團環科公司高崎水質凈化廠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記者進入廠區探訪,“這種模式實現了集約用地,更大地提升了土地綜合利用的價值。”

      高崎水質凈化廠一期處理規模為20萬噸/日。該項目結合地形特點,采用半地下式的建設模式。廠區屋頂一座2.5萬平方米的公園綠地,已基本建成,將成為機場周邊區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在集約用地理念指引下,廈門已有西柯水質凈化廠、前埔水質凈化廠三期工程(擴建)和馬鑾灣水質凈化廠等采用半地下或全地下模式的項目,順利落地建成,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資源,提升城市污水處理能力。

      向地下要空間,可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

      地鐵是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典型代表。目前,廈門地鐵線路已達3條,運營里程約98公里,實現三線成網。2023年上半年,廈門地鐵客運量達1.13億人次,大大緩解了地面交通壓力。

      地面是社區公園,地下是公共停車庫,再往下則有地鐵穿行而過。位于文園路的鳳凰園公共停車庫,共有122個車位。通過對地塊的立體開發,緩解了周邊居民停車難的問題,同時,又能滿足居民在家門口休閑健身的需求。

      向地下要空間,可彌補空間資源不足,豐富市民生活。

      “一出地鐵,便進商場,不怕風吹日曬,太方便了。”市民石女士說,在炎炎夏日,她首選有地鐵直通的商場。目前廈門地鐵與萬象城、中華城、磐基名品中心、寶龍一城等商場均有連接通道。

      “地鐵是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之一,也是重要的客流集散地,大型綜合體的商業氛圍濃厚且具有穩定的客源,二者聯合帶來地下商業價值不斷提升。” 廈門大學城市規劃系主任、教授許旺土說,應在此基礎上,綜合開發地鐵站的商業配套,延伸其商業價值,目前廈門采取此思路的有地鐵呂厝站和烏石浦站的地下商業街,布局了多種業態,滿足市民多樣化消費需求。

      向地下要空間,可增強城市安全韌性水平。

      廈門是一座臺風多發的城市。近年來,廈門持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架空電線入地纜化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投用綜合管廊約80公里,纜線管廊約300公里,島內電力線路纜化率已近97%,有效釋放了地面空間,同時提升了“城市生命線”的抗災能力。

      能建多深?

      廈門地下空間以小規模淺層開發為主,綜合開發的規模、深度等還有較大潛力

      記者從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為推動廈門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該局組織開展了《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課題研究》(以下簡稱《課題研究》)。

      在開發規模上,廈門市人均地下空間不足3平方米,地下空間以淺層開發為主(15米以內),占90%以上。

      在開發布局上,廈門島內外開發規模失衡,島內開發量占全市總量超過60%,島外地下空間自2010年至今,規模迅速擴大,但開發量總體較小。

      在開發強度上,《2021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指出,廈門位于中國地下空間綜合實力的第13位,屬于第二梯隊。南京、杭州等城市的地下空間人均建筑面積已接近8平方米,長沙、佛山等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強度超過8萬平方米/平方公里,而廈門建成區地下空間開發強度不足2.2萬平方米/平方公里。

      地下空間社會主導化率方面(指市場主導建設,非按人防政策配建),蘇州、南京等地均超過60%,杭州更是高達80%,地下空間功能多樣,而廈門僅為50%,與市場需求的緊密度尚可提高。

      “廈門的地下空間開發與先進城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地下空間綜合開發的規模、開發深度和開發模式的發展潛力較大。總體而言,廈門已進入地下空間開發的互聯互通階段,并以綜合開發、綠色生態、智慧管理的理念向地下空間集中成片開發和地下城市的目標邁進。” 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城市與建筑設計處副處長趙靜說。

      《課題研究》指出,廈門地下空間開發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點狀開發、布局分散。地下空間與城市交通樞紐以及地鐵站點等交通節點融合度、互聯互通仍不足。二是功能單一、相對獨立。廈門地下空間的功能以地面結建、停車為主,占總量的70%以上,而公共服務設施和商業等功能僅占8%。三是分層利用不足、開發規模較小。地下空間開發建設缺乏系統性,以小規模淺層利用為主,未能實現地上地下功能一體化,存在“地下孤島”現象。

      課題組成員、廈門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所副所長(主持工作)韋希表示,地下空間開發成本遠高于地面,開發深度每增加一層,單平方成本將增加1000元-2000 元,部分開發商考慮成本因素建設意愿較低,而相關優惠政策的不足,使社會資本投資積極性不高,市場參與程度較低。此外,新建項目協同不足、建成項目增加連通道的協調難度大等,都是廈門地下空間開發的問題成因。

      如何擴容?

      推進新城中心、交通樞紐、公共空間

      等五類城市重要片區地下空間規劃

      建設,實現地下空間互聯互通

      城市拓展地下空間,方興未艾。

      韋希表示,從地質因素、經濟因素兩個維度評價,廈門地下空間開發還有很大潛力。一方面,基于對自然保護地、重要水源地、市政走廊主通道以及地震斷裂帶等限制開發條件的分析,廈門城鎮開發邊界內仍有大量地質條件適宜的區域,可充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另一方面,廈門城市核心區土地價值較高,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可充分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改善地面環境,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應堅持規劃先行,前瞻性頂層設計尤為重要。”許旺土認為,應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在空間資源調查、空間規劃、權屬制度、規劃建設管理、安全利用等方面做出系統性規劃。

      對于廈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下一步工作,《課題研究》提出了“五個一”建議:強化一個“地下綜合開發”體系,面向“規劃—實施—運維”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全流程,構建“地下綜合開發”體系;建立一套保障機制,完善相關法規與政策文件,將地下空間資源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研究地下綜合開發模式與實施機制,保障實施;推動一個規劃傳導,開展編制《廈門市地下空間專項規劃(2021-2035年)》,統籌全市地下空間發展戰略、空間布局,結合重點片區詳細規劃,制定剛彈性結合的策略,引導地下功能布局,完善傳導路徑;構建一個智慧平臺,建立地下空間建筑物、構筑物、基礎設施的三維數字模型庫,實現地下空間的智慧化、精細化管理;形成一個工作清單,結合《廈門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辦法》,形成下一步工作事項清單,分解任務、有序推進。

      規劃專家表示,廈門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應重點針對新城中心、交通樞紐、軌道站點、公共設施、公共空間等五類城市重要片區,分類推進地下空間的規劃建設,從實現地下空間互聯互通入手,同步向綠色生態、智慧管理的遠期目標邁進,逐步實現“近期互聯互通協同發展、中期集中成片綜合開發、遠期實現地下智慧城市”的藍圖目標。

      地下空間如何開發?

      ●調蓄池

      典型案例:南湖公園西園

      在公園下方是一座2.5萬立方米的調蓄池,相當于在地下挖出10個標準游泳池,用于儲存初期雨水,削減污染物入湖。

      ●停車場

      典型案例:鳳凰園公共停車庫

      鳳凰園地面是社區公園,中間是停車庫,下面地鐵穿過,既緩解周邊居民停車難,又滿足居民在家門口休閑健身需求。

      ●水質凈化廠

      典型案例:高崎水質凈化廠、西柯水質凈化廠、前埔水質凈化廠三期工程(擴建)和馬鑾灣水質凈化廠等

      這些凈化廠多采用半地下或全地下模式建設,有的埋深可達地下十多米,提升城市污水處理能力。

      ●站前商業街

      典型案例:地鐵呂厝站、地鐵烏石浦站

      越來越多地鐵站被賦予商業配套,布局多種業態。

      ●綜合管廊

      全市已建成投用綜合管廊約80公里,纜線管廊約300公里,島內電力線路纜化率近97%。

      【記者手記】拓展地下空間 更需安全加碼

      不少專家學者都指出,21世紀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世紀。

      在國內,上海在“五個新城”規劃建設中,進一步強化地下空間的重要作用;南京正在建設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復雜的地下空間項目;深圳統籌地上地下空間高質量開發,將在45個重點片區地下“造城”……

      作為一座土地資源緊張、人口密集且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廈門有必要、也有條件加快地下空間綜合開發。我們應正視與先進城市的差距,學習先進理念,進一步開發利用寶貴的地下空間資源,不斷提升城市承載力宜居度。

      值得注意的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難度相比地表而言要大得多。地下施工導致的地面塌陷、沉降等事故,曾在一些地方發生過。如何確保施工安全、環境安全和后續運行安全,始終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不容忽視的問題。在開發利用時,務必科學、謹慎,尤其是充分掌握地質條件、加強全過程安全管理等。

      唯有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城市向下生長才能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一季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12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久久亚洲精品11p|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色噜噜的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婷婷亚洲天堂影院|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