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露虹)不久前,25家廈企入選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榜數量蟬聯福建省首位。
一則產經動態背后,是廈門這座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的活力與沖勁。而將視線拉近,聚焦企業“畫像”會發現,廈門產業發展的“含新量”在提升——上榜企業中,超八成屬于廈門專精特新政策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相關服務業。
當前,廈門搶抓產業發展新機遇,圍繞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壯大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以產業“含新量”打開高質量發展新通道。
練好內功
“弄潮兒”掌握獨門絕技
1微米有多小?大約是一根頭發絲直徑的1/60。廈企當盛新材料拿手的閃蒸法紡絲技術,可將直徑達1微米乃至0.1微米的纖維直接織網成布。作為國內首家掌握閃蒸法特種材料全套量產級工藝的企業,當盛公司近三年來業績穩步增長。
“采用閃蒸法生產的特種材料,防水又透氣,而且可印刷、耐撕裂、可回收。”當盛新材料副總經理朱慧飛介紹說,公司生產的閃蒸法特種材料已被多個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所采用,終端應用產品包括醫用滅菌包裝袋、防護服、機器人罩衣等。同時,公司也結合廈門文旅創意產業優勢,探索科技創新與文創產品的融合,推動公司產品在鞋服、玩具等領域的應用。
放眼廈門,像當盛新材料一樣掌握獨門絕技的新興產業“弄潮兒”已頗具聲勢:云天半導體是國內首個實現高性能濾波器三維封裝量產的半導體企業;鉅瓷科技是國內首個具備高品級氮化鋁粉末批量制備能力的企業……截至目前,廈門已擁有16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2023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排行榜”中,廈門有4家企業上榜。這些新興領域企業,正逐漸成為推動廈門發展的“生力軍”。
創新型企業蓬勃發展、做精做強,離不開“陽光”“雨露”的滋養。今年以來,《關于進一步穩增長轉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廈門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廈門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出臺,廈門加碼財稅金融扶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也進一步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導向。
前瞻布局
用“明天”科技鍛造“后天”產業
擰開瓶蓋,將電極放入指定位置,加入電解液……17日一早,在嘉庚創新實驗室最新建立的“無人智能材料實驗室”內,紐扣式鋰電池智能組裝機器人準時“上崗”,它靈活地抓取器件,進行組裝,動作一氣呵成。
“這臺智能機器人系統的高明之處在于,它在人工智能的驅動下自我更新迭代,越來越聰明。”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洪文晶介紹說,智能機器人實驗系統由廈門大學和嘉庚創新實驗室自主研發,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相結合,主要服務于新能源、新材料頭部企業做前瞻性研究。
在嘉庚創新實驗室,各類高端的基礎科研設施隨處可見。“各項目團隊正攜手龍頭企業,圍繞未來產業,特別是氫能和儲能、第三代半導體等開展技術攻關。”洪文晶說,廈門大學和嘉庚實驗室逐步探索出了“企業出題、高校解題”的產學研創新協同機制,并將這一機制服務于廈門未來產業。
未來產業,由科技創新驅動。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創新策源地作用,廈門用“明天”科技鍛造“后天”產業。廈門科學城、翔安創新實驗室、廈門市細胞治療研究中心……一個個著眼于未來的創新布局加速形成。
據市發改委介紹,廈門正下好“先手棋”,重點突破第三代半導體、氫能與儲能、基因與生物技術等未來產業,加快推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強未來網絡、前沿戰略材料、深海空天開發等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發。
組團打拼
產業鏈釋放聚合效應
眼下,中創新航廈門基地生產車間內一片忙碌。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這座百億元級動力電池超級工廠,爬產節奏不斷加快。目前,中創新航已累計配套33個乘用車品牌的120余款車型,其產品亦廣泛應用于廈門電動公交和網約車。
“今年來,我們在動力電池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不斷突破,并在儲能材料、新型儲能系統、高效循環再生三個方向重點投入。同時,公司也發揮行業頭部企業的產業生態構建與引領能力,帶動更多新能源產業上下游落戶廈門。”中創新航有關負責人說。
在中創新航所在的廈門火炬高新區,龍頭企業釋放的“引力波”正持續顯現。寧德時代、中創新航、海辰儲能、著赫等重大產業項目陸續落戶投產,恩捷股份、科利達等行業細分領域龍頭紛至沓來,助力廈門加快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
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不僅靠企業的“單打獨斗”,更有賴于產業鏈的“組團打拼”。廈門強化政策支撐、要素保障,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引領,上下游企業集聚的高能級產業集群。
一個典例是,近日揭牌的福建省人工智能產業園(廈門園區),致力于立足優勢稟賦,打造無人駕駛、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優勢和特色智能產業集群,構建一流的產業生態。同期,廈門新發布《廈門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從強化算力供給、支持提質增效、創新場景應用等多個方面切實支持人工智能企業發展。
【專家觀點】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洪文晶:
廈門適合創新創業
創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環境。我們一直認為,廈門這座開放包容的城市,非常適合科學家創新創業。嘉庚創新實驗室正是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讓國際最頂尖的科學家和技術創業者在廈門這片沃土,開展面向未來產業的技術創新。目前,嘉庚創新實驗室擁有無噪聲實驗室、無人智能材料實驗室等一批獨特的科研基礎設施,同時,我們也正探索“研究院經濟”這一全新的模式,通過暢通產學研用鏈條,為廈門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力量。
【企業家聲音】
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方和:
創新是企業發展基石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基石,特寶生物的持續成長,正是基于創新成果的不斷推向市場。目前公司已上市的五款產品中,核心產品派格賓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一線用藥,在乙肝臨床治愈方面卓有成效。此外,公司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新一代長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獲批上市。
作為最早入駐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園的企業之一,我們深刻感受到產業園的發展帶來的人才集聚、技術集聚、資源集聚,這些都對企業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我們也建議整合廈門各高校、研究機構、重點企業、醫院等多方優質資源,加快形成“政產學研醫”的融合創新機制,強化本地生態圈建設。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月月十五查餐廳”行動突擊檢查2023-10-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