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 鄭麗金 梁靜 崔曉旭)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地震發生后,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山海情深,共渡難關!甘肅省臨夏州是廈門的對口幫扶地區,震區群眾的安危為廈門人民所牽掛。廈門曙光救援隊、廈門藍天救援隊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星夜趕赴震區開展救援活動。廈門多家愛心企業紛紛向災區伸出援手,廈大、集大等多所高校發聲,甘肅等地地震受災學生可申請臨時困難補助。
災后4小時曙 光救援隊抵達震區救援
由廈門市曙光救援隊發起的全國曙光救援同盟聯合救援團隊根據信息收集情況,經過研判,于12月19日00:58發布啟動應急響應。
曙光救援隊第一梯隊4車9人于19日凌晨3:55,攜帶救援裝備130套件到達甘肅省臨夏積石山縣;4:10,前往石源鎮進行生命救援排查和災情信息調研。救援期間經歷了多次余震,不過余震未對救援造成太大影響。至10:10,已轉移受傷群眾50余人,并搭設應急帳篷,組建應急指揮中心。
全國曙光救援同盟指揮長王剛19日清晨6:10直飛蘭州,上午抵達震區后迅速進行前置災情信息研判。曙光救援隊第二梯隊廈門曙光4車17人攜帶救援裝備150套件,漳洲高新曙光、漳洲詔安曙光等10支隊伍緊急馳援中。截至19日20:00,共出動車輛20輛、隊員74名,攜帶救援裝備557套件。
另一支救援力量廈門藍天救援隊,在19日00:30連夜啟動地震救援評估、對接各項救援工作準備、救援報備、救援物資準備等籌備工作。目前,救援隊第一梯隊23名隊員已于19日16時出發趕赴臨夏州積石山縣開展地震救援,第二梯隊22名隊員將于今天中午出發。
零下14℃氣溫中 在震區排查搜救被困群眾
抵達震區后,曙光救援隊隊員發現,災區房屋倒塌情況嚴重。“農村建造的房屋年限較長,有的土墻年齡達到幾十年,因此地震導致很多民房坍塌。一些翻新的磚墻也有倒塌的現象。目前,房屋受損率很高,許多房子不是墻面開裂,就是屋體傾斜了。”一位救援隊隊員說。
地震發生時,當地氣溫為零下14℃,天氣非常寒冷,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地震發生后,當地村民有的在車上取暖,有的在空地上生起火堆取暖。19日上午,氣溫已有回升,安置點村民已拿到當地政府和應急部門送來的大衣等防寒衣物。“在搭建帳篷之前,我們已經對現場進行了第二次排查,主要是對獨居村民進行搜救。當地有其他隊伍也在開展排查,會及時更新救援數據。”救援隊隊員表示。
另據介紹,目前,震區部分水、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受損,出現道路塌方現象,各個救援部門正在組織力量搶修。交通方面,目前車輛能抵達震中。
記者關注到,19日上午,甘肅省舉行此次地震救援進展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搶險救援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震區隱患排查、群眾避險安置、受損設施修復工作已全面展開。同時,由于震區交通條件限制,請社會志愿者、震區外群眾、社會車輛等不要前往震區,避免造成交通擁擠,確保救援通道、生命通道暢通。
兄弟州求援 急需防寒物資和熱食
山海情深,千里相連。臨夏州是廈門的對口幫扶地區,震區群眾的安危冷暖牽動著廈門人民的心。
昨日,記者采訪了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廈門辦事處唐玉萍主任。唐玉萍介紹,地震發生時,許多群眾連夜從家里逃生到戶外,4000多間房屋受損,急缺一些吃穿物資。“現在臨夏回族自治州進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天氣非常寒冷,災民總的來說很困難。老百姓待在戶外,暴露在寒冬里,需要保暖物資、吃些熱乎的食品。”
唐玉萍告訴記者,目前災區需要的物資包括住的帳篷、活動板房、折疊床、發電機、長款棉大衣、安全爐灶燃料、食品、女性用品等。“18日晚上,臨夏的氣溫將近零下15℃,有些老百姓在外面挨凍生病感冒了,所以感冒類、消炎類、創傷類的藥品也是需要的。”
“我們今天也組織了一些在廈門務工的鄉親們為災區捐助,很多鄉親都有捐助,還有一位鄉親從臨夏當地的泡面企業買了兩萬元的桶裝泡面,已經運送到災民的手中了。”唐玉萍表示。
多家廈企伸援手 馳援甘肅地震災區
地震無情,人間有愛。面對甘肅地區災情,昨日,多家廈門企業在第一時間出手相助。
瑞幸咖啡啟動救災響應,通過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捐贈500萬元,用于緊急救援、受災群眾過渡安置及受災地區災后重建工作。鴻星爾克向甘肅受災地區捐贈2000萬元物資,表示將持續關注救災進展。安踏集團緊急捐贈價值4000萬元御寒保暖裝備馳援甘肅地震災區,為受災群眾送去溫暖和關懷。361°集團宣布,通過甘肅省紅十字會為災區捐贈1000萬元御寒物資,支援地震災區人民渡過難關。特步集團緊急響應,通過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向甘肅省、青海省受災地區捐贈2000萬元御寒保暖物資,用于抗震一線應急救災及災后重建工作。廈航護送藍天救援隊趕赴甘肅救援,以最高效率優先保障救援隊出行。
多所高校紛紛發聲 受災學生可申請補助
甘肅地震牽動人心。昨天,包括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等在內的福建多所大學陸續發布通知,甘肅等地地震受災學生可申請臨時困難補助。
廈門大學通知說,為保障受災家庭學生學習和生活,廈大設立臨時困難補助資助項目,以表達對受災學生的關心慰問,幫助受災學生家庭緩解經濟壓力。該資助項目的資助對象為因近期自然災害導致家庭經濟出現困難的廈大在校全日制(全脫產學習)本科生、研究生。資助對象只要通過校內學工系統“臨時困難補助”應用提交相關材料就能申請臨時困難補助。
集美大學也第一時間啟動了學生家庭受災情況摸排工作和地震災害期間臨時困難補助應急申請工作。集大通知稱,學校臨時困難補助資助對象為校內受地震災害影響的全日制在讀學生,包含本科生、預科生、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和研究生。學院核實學生具體情況后,學生同樣通過校內“學工系統”填寫家庭受災情況,就能申請臨時困難補助。
與此同時,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華僑大學、閩江學院等高校也紛紛發布通知,啟動受災學生專項臨時困難補助工作。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華廈眼科“一站式玻璃體腔注藥中心”啟動,未2023-12-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