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 戴舒靜 通訊員 陳彼得 葉曉菲)昨天,全省縣域重點產業鏈廈門現場會在翔安召開。作為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快打造縣域重點產業鏈是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現場會上,翔安區就重點產業鏈培育方面的階段性成效做了經驗交流。經過20年的接續發展,翔安區新型顯示和集成電路兩大產業,在國內外已經具備一定的影響力——2020年到2023年,翔安區已連續四年入選“中國工業百強區”榜單。今天,記者帶您了解翔安區重點產業鏈的發展歷程,解碼高速發展、解密機制運作。
以龍頭帶動全產業鏈 部分技術全球領先
如今,新型顯示產業已經成為翔安區產值規模最大的主導產業,2023年產值570.4億元。作為全國唯一的光電產業集群試點,翔安區已形成全產業鏈條體系——包括上游的玻璃基板(電氣硝子),中游的面板(友達光電、天馬微)、模組(達運精密)、觸摸屏(宸鴻科技),以及下游的整機應用(冠捷科技、強力巨彩)。
在這些轄區重點企業中,友達光電的車載屏市場占有率位列全球第二,冠捷顯示器的市場占有率居全球第一,而天馬微LTPS及LCD屏市場占有率居全球第一、AMOLED面板產能位列全球前三。
作為翔安區核心高科技產業,集成電路產業經歷了從“滿天星”到“產業鏈”的發展歷程。截至目前,翔安區集成電路產業有規上企業17家,產值規模即將接近100億元,產業鏈覆蓋IC設計、晶圓制造、外延片及襯底材料、封裝測試、供應鏈等上下游領域,尤其在晶圓制造和外延片領域技術全球領先。
以園區為平臺 加快集聚速度
翔安區新型顯示產業大多集聚在火炬翔安產業園內,火炬翔安產業園也因此成為全國唯一覆蓋所有主流顯示技術的園區——從這處細節不難看出,優秀產業平臺對產業鏈強大的聚合作用。
目前,翔安區共有規上工業企業537家,較建區時增長25倍,規上工業總產值較建區時增長62倍,已經全面構建形成顯示面板、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機械裝備、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其中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兩大產業占全區工業總產值比重近40%。
從產業空間布局上看,翔安區現有工業建成區面積53.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一區、一城、一園”。“一區”即火炬翔安產業園,主要發展光電、電力電工等產業,2023年完成產值1235億元,占全區比重75%;“一城”即同翔高新城,主要發展顯示面板、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2023年完成產值168億元;“一園”即翔安工業集中園,主要發展機械裝備、食品輕工等產業,2023年完成產值176.6億元。除此之外,翔安區還落地新機場片區、翔南片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廈門科學城等多個市級重大片區,為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載體。
亮彩成績單
翔安區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9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83家、重點實驗室23家,落地翔安創新實驗室、嘉庚創新實驗室等多個重大創新平臺;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3.54%,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50.6%。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市重點產業緊缺人才申報啟動2022-03-23
- 榕臺產業對接明確三個主攻方向 涵蓋重點產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2017-11-14
- 創業公社落戶廈門海滄基地 助力重點產業發展2017-04-27
- 平潭碼頭運營企業 最高可補貼1000萬元2017-03-15
- 福州將推動五大重點產業 打造四大服務業示范區2017-03-09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內參杯”第一屆中國高校校友企業家高爾夫友2024-01-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