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新老廈門人 年夜飯都怎么吃?

      春節臨近,記者走進兩組家庭,提前品味“一南一北”年夜飯滋味,傾聽背后故事

      跨越千里,只為一個共同的團圓時刻——這說明年夜飯對于中國人有著重要的意義。

      春節臨近,本期家訪我們走進兩組家庭,提前品味“一南一北”的年夜飯滋味,聽他們講述背后的故事。他們之中,一家是從東北來廈的“新廈門人”,一邊吃著排骨燉豆角、鍋包肉,一邊學喝茶;一家是地道“老廈門”,傳承祖輩傳統,每逢過年都會制作五香條、炸醋肉等,和鄰里親朋共享美食。

      新廈門人

      做的每道東北菜肴

      背后都有吉祥寓意

      新老廈門人 年夜飯都怎么吃?

      張玲玲(左二)和丈夫李志華(右一)、舅舅陳利(左三)、舅媽張英萍(右二)等家人邀請記者羅子泓(左一)提前吃年夜飯。

      關鍵詞:入鄉隨俗

      出鏡人物:張玲玲,吉林長春人,海西晨報社首席記者;丈夫李志華,教師;舅舅陳利,舅媽張英萍。

      地址:海滄區馬鑾灣

      心愿:甲辰龍年,全家整整齊齊,吉祥順利,平安健康。

      家訪這天,張玲玲和舅媽張英萍早早張羅好了一桌東北菜,招呼記者入座。飯菜的熱氣和香味撲面而來,東北人熱情好客的勁兒使人心生暖意。

      “炒個青菜,再做個涼拌菜,一桌家常版的東北年夜飯就成了!”話語間,張玲玲又鉆進廚房忙活起來。1月底,張玲玲帶領海西晨報小記者團前往吉林研學,計劃留在東北過年。于是,她和留廈的舅舅、舅媽商量,把在廈“東北一家人”春節團圓的時間提前——就定在家訪這天。

      東北年夜飯菜肴多、分量大。考慮到備菜時間和用餐人數有限,張玲玲精選了菜品——鍋包肉是東北最具特色的美食,口味酸酸甜甜,寓意日子紅紅火火;酸菜餡餃子,寓意平安如意,財源廣進;排骨燉豆角則有生活富足、豐收的含義……

      “在東北,我們是一大家子聚在一塊過年。”張玲玲介紹,一桌不夠,大家就分兩三桌坐;一道菜,也得做好幾份,確保每桌都有。

      舌尖滋味,藏著東北人的鄉愁。22年前,陳利夫婦從長春來廈務工,“重口味”的他們吃不慣清淡的閩菜,三天兩頭想回老家。“那時,廈門的東北菜館比較少,我們逢年過節才會去菜館撮一頓。”陳利回憶。來廈17年,張玲玲也是東北菜的忠實粉絲,想家時,舅媽的拿手菜排骨燉豆角就是她的精神寄托。“你快嘗嘗!我一早就把排骨燉上了,用的還是鐵鍋,這樣肉質才酥軟……”張英萍指著菜肴說。

      來廈扎根的這些年,張玲玲和家人漸漸入鄉隨俗,成為“半個廈門人”。“東北人晚上喜歡吃肉,廈門人恰恰相反,習慣喝粥配小菜。我更青睞廈門的吃法,能給腸胃減負。”張玲玲說。陳利則學會了“呷茶”,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泡茶,“我喝肉桂、鐵觀音,有人嘮嗑的時候就用蓋碗泡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用大點兒的杯子……”

      1月31日,小記者研學團抵達吉林,“新廈門人”張玲玲做起了鏈接南北兩地的角色,規劃線路,帶著“廈門小白鷺”打雪仗、堆雪人、體驗拉網捕魚。“歡迎大家到東北玩!看雪、吃東北菜!”她說。(文/記者 羅子泓 圖/記者 盧劍豪)

      老廈門人

      丈夫手把手教做菜

      妻子成年夜飯“大廚”

      新老廈門人 年夜飯都怎么吃?

      徐配治(右二)和丈夫郭明躍(右一)以及記者羅子泓(左二)、社區工作人員(左一、中)合影。

      關鍵詞:繼承傳統

      出鏡人物:徐配治,老廈門人,家庭主婦;丈夫郭明躍,退休。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

      心愿:新的一年,全家心想事成,而立之年的孩子成家立業!

      徐配治的家門敞開著,一進來,就能聞到香噴噴的五香味。“我趕緊炸點五香條給你們配茶!”看到記者前來,徐配治趕著去開火。一旁的丈夫郭明躍卻淡定地說:“不急不急,老師傅在這里,你緊張什么呢!”

      原來,丈夫就是徐配治學做菜的師傅。徐配治是老同安人,郭明躍自爺爺輩就從泉州來廈,倆人相識于20世紀90年代。“我在認識他前,對做飯一竅不通。他做飯時,我在旁邊看,學習加實踐,久而久之就會啦!”徐配治說。

      郭明躍的手藝則是從父親那兒學來的。他說,自己7歲學下廚,十幾歲時已能獨自包攬一桌飯菜。“現在年夜飯上的炸五香條、炸海蠣餅等,都是老一輩人傳下來的。”郭明躍回憶,父親的教導十分嚴格——每道菜的工序不可跳躍,備菜、做菜時也要保證干凈整齊。相較父親的嚴格,郭明躍溫柔、幽默許多。令徐配治記憶猶新的是,她第一次做三層肉炒豆腐,糖放多了,丈夫非但沒有嗔怪,還笑稱“吃起來像哈密瓜”。做菜,品菜,總結經驗,再嘗試……在丈夫的鼓勵和幫助下,徐配治的手藝越發精進。

      “有一次,我炸了一盤海蠣餅,他嘗完直夸好吃,咸甜剛好!”徐配治說。“對呀,剛認識那會兒,她連煮稀飯都不會,現在能做大菜、硬菜,獨當一面了!”郭明躍點點頭。

      作為老廈門人,徐配治夫婦向記者介紹廈門年夜飯的特色菜:五香條、海蠣炸、醋肉、春卷等,徐配治說,每到過年,她都會提前采購食材,為年夜飯做準備。

      家訪期間,有的鄰居聞香而來,進屋寒暄品嘗;還有的,送來自家剛包好的餃子……霎時間,面積不大的老房子中,充滿了熱鬧的氣息和近鄰的溫情。

      時至今日,郭明躍、徐配治夫婦仍保留著一大家子過年的傳統。除夕當天,郭家三兄弟齊聚,徐配治掌勺做大廚,郭明躍負責招呼人、擺碗筷。“幾十年來,我們都是在家團聚的。我八十幾歲的母親還在,主心骨在,家就在!”說到這兒,郭明躍的臉上溢滿幸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嘛!”(文/記者 羅子泓 實習生 方銘媛 圖/記者 盧劍豪)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国产91在线|亚洲|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