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周瑩 王明陽)昨日上午,經聽取匯報、實地檢查、視頻監控巡查、組織評審等環節,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海滄港綜合保稅區(二期)順利通過驗收,這標志著廈門市特殊監管區域全部轉型為綜合保稅區,廈門在深入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路上,步伐愈發穩健。
綜合保稅區是我市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是推動形成全開放型新格局的重要載體,2023年廈門市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2155億元,同比增長14.2%,占同期廈門市進出口總值近1/4,是廈門市外貿發展的重要壓艙石。廈門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兩區順利通過驗收,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綜合改革措施落地實施,推動區域更快更好發展。接下來,廈門海關將繼續深化“一區一策”“一企一策”研究,推動各綜合保稅區立足區域特點,發揮區域優勢、發展優勢產業,助推高質量發展。
新的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由廈門象嶼保稅區和原廈門象嶼綜保區(原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整合優化而成,規劃面積0.64平方千米。
其中,象嶼保稅區規劃面積0.45平方千米,于1992年10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中國首批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也是廈門首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原象嶼綜保區規劃面積0.19平方千米,前身是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是2004年國務院批準的全國七個區港聯動試點項目之一。整合優化后的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將圍繞建設物流分撥、加工制造和銷售服務幾大中心,重點發展國際集拼、分撥配送等傳統業務,積極拓展融資租賃、跨境電商、保稅服務等新業態。2023年,象嶼綜合保稅區進出口1466.70億元,同比增長13.6%;2022年度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中,園區位列全國第16位、福建省第1位,是全國首個實現零碳排放的綜合保稅區。
海滄港綜合保稅區前身是海滄保稅港區,先后歷經出口加工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的多重轉型升級。港區擁有世界一流的集裝箱深水港口設施和配套條件,集裝箱吞吐量占廈門港總量超七成,區內的遠海碼頭建成全國首個5G全場景智慧港口,海潤碼頭是全國首個全智能化改造的傳統碼頭。目前,海滄港綜合保稅區積極探索開展保稅創新業務,推動打造全國綜合保稅區內首個“航材整備保障中心”,著力構建廈門中歐班列國家物流新通道、燕窩平臺、整車進口口岸、進口酒、跨境電商、青創基地、黃金產業園等“一通道六平臺”。2023年,海滄港綜合保稅區進出口688.65億元,同比增長16.6%;2022年度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中,海滄港綜合保稅區首次躋身全國A類,位列全國第27位。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綜合保稅區為抓手,統籌兼顧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持續推進加工制造、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五大中心”建設,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保稅區上半年財政收入大幅增長2021-07-27
- 福建2個綜合保稅區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營2021-03-25
- 福建省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整合優化為綜合保稅區2020-10-18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2019-01-03
- 杭東副市長帶隊赴福州自貿片區調研2018-11-20
- 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領導赴保稅區調研工作2018-10-19
- 福州保稅區實現稅收同比增長近50%2018-09-11
- 福州保稅區實現稅收同比增長近50%2018-09-07
- 深耕自貿試驗田培育“稅收沃土”2017-06-23
- 深耕自貿試驗田培育“稅收沃土”象嶼保稅區國稅局探索改革2017-06-2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今起至11日廈門氣溫普遍不高 仍有降水2024-04-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