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 高金環 實習生 姚怡茜)學生用餐安全,不僅是家長、社會高度關切的問題,也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領域。廈門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近日發布《供校集體配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團體標準,該標準對供校集體配餐企業及學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而細致的要求。
此次發布的《規范》結合廈門供校集體配餐現狀,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定以及對食品安全管理評價的相關要求,通過比較分析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文獻資料提煉值得借鑒的經驗,形成滿足市民更高要求的食品安全團體標準。
該《規范》詳細規定了供校集體配餐經營企業(簡稱“配餐單位”)在選址布局與建筑要求、食品加工處理流程、設備設施配備、廢棄物處理等方面的具體標準。
此外,餐廚廢棄物應分類放置,膳食加工過程中棄的食用油脂應集中存放在有明顯標識的容器內,應由有資質的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處理。學校作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需加強對配餐單位的膳食交接、陪餐制度、投訴處理及信息公開等方面的監督與管理。
《規范》的發布便于配餐單位、學校和監管部門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參照執行,有助于提升廈門供校集體配餐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為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鏈接
選址方面 《規范》要求配餐單位選址遠離污染源,選在地勢干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遠離易受污染的區域,距離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糞坑等污染源30米以上,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布局方面,規范明確區分食品處理區和輔助區,食品加工處理流程應為生進熟出的單一流向,避免發生交叉污染。
設施配備方面 配餐單位應配備能正常運轉的設備設施,有防塵、防蠅、防鼠等功能,有廢棄物存放點。
食材采購方面 嚴禁采購高風險食品原料,不得采購和使用散裝食用油和散裝食用鹽,鼓勵優先采購獲得“鷺品”認證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原料,食品原料必須經過驗收后方可使用,例如蔬菜要經過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禽蛋類有出廠檢驗合格證明;畜禽肉類有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并經獸藥殘留快速檢測呈陰性。
餐廚用具消毒方面 《規范》明確指出,采用化學消毒的,消毒液每4小時更換一次并記錄;采用熱力消毒的,應做好溫度、時間監控及記錄。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近200位高層次留學人才登“鷺”2024-07-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