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中共福建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的“持續深化對臺融合政策和制度創新,進一步擴大對臺先行示范效應”的精神,近日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推動全國首張碳中和船票落地廈金航線,中心出具了廈金航線碳中和證書,這是全國首張兩岸海上航線碳中和證書。
本次實現碳中和的廈金航線是廈門與金門之間的客運直航航線,航程9.7海里,廈金航線“新五緣”輪是雙體鋁合金高速客船。在廈門海事局的指導下,中遠海運(廈門)有限公司通過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設立的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平臺,購買3457噸海洋碳匯,用于抵消“新五緣”輪投運以來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創新打造兩岸首條零碳船舶航線。“碳中和船票”相當于兩岸乘客參與碳補償機制的憑證。
這是繼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為參與廈門航空“輕裝出行活動”的臺胞頒發全國首張臺胞《輕裝減碳證書》、打造全國首批“零碳臺青基地”、推動臺青家庭第一次參與大陸農業碳匯交易等一系列對臺碳金融創新之后的又一新舉措。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去年8月,集美區聚融壹家臺灣青年雙創基地、黑貓兩岸青年文旅基地等臺青基地,通過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全國首個農業碳匯交易平臺購買集美區后溪鎮巖內村農業碳匯,用于抵消臺青基地產生的1127噸碳排放,成為全國首批“零碳臺青基地”,創新打造“雙碳戰略+兩岸融合+鄉村振興”的廈門樣板。
除了兩岸“雙碳”交流之外,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近年來積極打造“從山頂到海洋”的碳匯交易體系。2024年12月5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拓展提升“長汀經驗”座談會在龍巖市長汀縣召開,要求“提升水土保持碳匯市場競爭力”。早在2023年底,在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福建省水土保持監測站、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研究所等大力支持下,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在福建長汀助力完成了全國首單水土保持碳匯交易,獲得水利部的高度肯定。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自2023年底設立全國首個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平臺以來,目前累計完成水土保持碳匯交易31萬噸,中心跨區域交易服務覆蓋福建、寧夏、云南、湖北等地,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平臺。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還設立了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平臺,累計完成海洋碳匯交易19萬噸,占全國藍碳市場的一半以上。中心設立的全國首個農業碳匯交易平臺,累計完成農業碳匯交易32萬噸,并于近期成功完成全國首單土壤改良農業碳匯交易,引導民營企業和臺資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獲得農業農村部專家的高度肯定。
特別是今年以來,廈門產權交易中心重點完成了全國首單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全國首宗低值可回收物分類碳減排量交易,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12-23
-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成功完成筼筜湖紅樹林碳匯交易2024-10-16
-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要素市場平臺2023-10-12
- 連江發放全國首張藍色碳票 可實現碳交易價值近55萬元2023-06-06
-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率先全國發布農村ESC標準體系2023-02-20
-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完成首批金磚國家碳交易2022-11-15
-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完成首宗海洋碳匯交易2021-09-13
-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為聯合國COP15平行活動實施碳中和2021-07-19
-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打造全國首個碳中和服務平臺2021-03-18
-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獲批央企資產交易資格2021-01-0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集美區9家托育機構提供免費周末托育服務2024-1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