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君寧 通訊員 曾廣明)近日,廈門發布《關于深化拓展科技創新引領工程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通過12項具體措施,深化科技管理機制創新,營造更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環境,全力推動廈門市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

      這是繼此前《廈門市科技創新引領工程實施方案》《關于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 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若干措施》相繼出臺后,廈門再次出臺新政,持續深化拓展科技創新引領工程,堅定地將科技創新作為事關廈門發展成敗的戰略關鍵來抓。

      科技競爭不僅體現在科技硬實力的較量上,更是科技創新組織方式和治理模式的比拼。此次發布的新政措施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研事業單位管理、科技型企業培育、多元化科技投入作為主攻方向,包括提升科技與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功能、深化科技管理服務創新、夯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撐體系等四個方面。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建強平臺 促進科技與產業協同創新

      廈門科學城打造“超級孵化器”

      融入、承接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建設

      作為推進科技創新引領工程的核心載體,廈門科學城定位為原始創新策源地和未來產業培育地,《若干措施》更進一步強化廈門科學城“超級孵化器”功能,打造創新“引擎”。具體措施包括,完善全鏈條產業育成服務體系,率先融入、承接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建設,鼓勵全國各地國家大學科技園設立非獨立法人的技術轉移機構,引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來廈落地等。此外,將推進環廈大科技創新圈、集美創新街區建設,促進在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轉化。建立各區(開發區)共建廈門科學城的協作機制,完善“科學城研發孵化—全市域轉化加速”的產業輸出模式。

      加強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

      對新獲批建設或重組入列的國家級創新平臺,給予一次性3000萬元獎勵

      《若干措施》還提出,加強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將提升嘉庚創新實驗室能級,加快建設翔安創新實驗室、鷺江創新實驗室、智慧儲能大型科研基礎設施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建立穩定性和競爭性相結合的省創新實驗室運行期經費支持模式。對新獲批建設或重組入列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給予一次性3000萬元獎勵。注重梯次培育,加大對省級、市級創新平臺支持。

      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對金磚創新合作項目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

      近年來,廈門積極布局國際科技合作網絡,《若干措施》將拓展科技交流合作平臺,持續深化與金磚國家等區域的科技交流合作。例如,支持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建設,對新入選基地給予一次性200萬元獎勵。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成果在廈轉化落地,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推進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中國—金磚國家新時代科創孵化園建設,對金磚創新合作項目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協調推進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打造國際海洋科學中心。

      優化管理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推進科技計劃體系改革

      新設科技產業重大專項,新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計劃等

      體制機制創新是《若干措施》激活創新動力的一大亮點。其中有不少是首發性政策措施,如優化市級科技計劃體系,新設科技產業重大專項,加快重大技術裝備、先進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計劃,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加強市區合作,設立市區聯合專項,共同支持重大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此外,深入推進項目評審改革,明確可采取定向申報方式部署任務導向明晰的科技計劃重大項目。

      創新科研事業單位管理機制

      探索“事業單位+新型研發機構”新模式

      《若干措施》持續推進科研事業單位管理創新,依托廈門產業技術研究院組建“蘇頌創新研究院”,統籌全市已建和新設新型研發機構,探索“事業單位+新型研發機構”新模式,推動構建全市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優化“容錯機制”是亮點之一,《若干措施》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綜合試點,制定出臺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和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工作指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采用“先使用后付費”“賦權+轉讓+約定收益”等模式轉化科技成果。同時推進醫工結合,將醫療衛生機構納入科技成果轉化綜合試點,探索適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政策。

      培育發展高端科技服務業

      支持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等建設,給予每年每家最高500萬元獎勵

      為進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措施》提出培育發展高端科技服務業。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創業資源共建共享共用機制,出臺培育發展科技服務業政策,打造“鷺創通”科技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系統布局概念驗證、中試驗證、質量與可靠性等服務平臺。支持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等建設,給予每年每家最高500萬元獎勵。對企業自主建設的國家級制造業中試平臺,按設備投入情況給予最高3000萬元補助,并納入市技術創新基金支持范圍。

      扶持企業 夯實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

      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若干措施》著力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企業年度自主研發費用高于200萬元且較上年實現增長的,年度自主研發費用每滿200萬元給予10萬元補助,最高500萬元。企業年度自主研發費用高于500萬元且增長率超過20%的,給予最高50萬元疊加獎勵。尤其是,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省創新實驗室等共建聯合實驗室,按非財政資金投入的10%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加強市、區政策協同配合,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

      著力提升產業鏈創新能力

      將首次建立科技領軍企業培育機制

      為了促進產業鏈創新能力提升,《若干措施》著力做強一批“鏈主”企業,將首次建立科技領軍企業培育機制,支持科技領軍企業開展研發管理創新、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領軍企業。另外,著力推動創新聯合體建設取得突破,支持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牽頭或參與承擔國家科技項目,組織聯合攻關及科技成果中試和示范應用。探索以“撥投結合”方式支持全國重點實驗室、省創新實驗室、龍頭企業、創新聯合體等牽頭研究前瞻性、引領性和顛覆性的技術創新項目。

      激發國有企業創新活力

      支持國有企業試點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國有企業改革亦是重點,《若干措施》多措并舉激發國有企業創新活力。支持國有企業試點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投資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或科技成果作價入股形成的國有股權,在經營業績考核中予以單列。推進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開展國有企業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促進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快速提升。試點高校、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掛職國有企業“科技副總”,支持構建創新體系、攻克關鍵技術難題。鼓勵國有企業集團對所屬以研發、科技服務業務為主的科技型企業,在經營業績考核中予以單列。

      完善體系 支撐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構建科技金融支持體系

      每年統籌不少于100億元的財政科技資金

      根據《若干措施》,廈門將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支持體系。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投入,每年統籌不少于100億元的財政科技資金,引導專項債、基金等資金1000億元,支持省創新實驗室、科研基礎設施等建設以及顛覆性、前沿技術創新。完善“財政+金融”科技創新支持體系,打造超100億元的科創風投基金群,吸引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引入國有大行資金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基金,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完善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科創風投基金及其參股基金的投資決策和業績考核機制。整合打造普惠性標準化研發保險組合“廈研保”,為研發責任、關鍵設備損壞、研發失敗費用損失等提供保障。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組織實施科技創新應用場景項目,給予每個項目最高2000萬元支持

      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方面,《若干措施》鼓勵設立市場化專業技術經紀機構。同時,廈門將促進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建立分類建設、分類支持、分類考核機制,構建建設經費、運營經費、資本金投入等多元化支持方式。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建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組織實施科技創新應用場景項目,給予每個項目最高2000萬元支持。對產學研合作項目給予企業實際支付技術交易額最高50%的支持,每個項目最高100萬元。對企業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由各區(開發區)按照轉化成效給予連續2年、每年每家企業最高100萬元獎勵。還將強化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應對指導機制,提供知識產權侵權比對、法律、預警分析等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

      完善高層次人才評定體系與機制

      保障性住房按高層次人才相關政策轉為人才住房

      為了實現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若干措施》將加強人才保障服務,完善市級高層次人才評價認定體系與工作機制,首次推動人才具備相應資格條件“免申即認”,以及允許骨干人才晉級市級高層次人才后,或有家庭成員被認定為高層次人才的保障性住房購房戶,原先購買的保障性住房按高層次人才相關政策轉為人才住房。此外,將開展引進首席科學家和領軍人才團隊科研經費穩定支持機制試點。加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對進站博士后給予最長2年、每人每年最高15萬元生活補助。

      背景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科技創新“打頭陣”,高起點謀劃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加快塑造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城市發展競爭力,推動城市創新綜合實力快速躍升。科技創新引領工程實施取得積極成效。

      ●廈門科學城、中國—金磚國家新時代科創孵化園、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等重大戰略平臺建設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打開了全新局面。

      ●全市R&D經費投入強度達3.4%,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40%。

      ●全市90多項技術或產品處于全國、全球領先水平,部分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乃至全球第一。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科技集群”全球城市百強榜中,廈門近三年上升31位,躍升至第72位。

      目標任務

      《若干措施》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將持續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加速補足短板弱項,增強城市創新綜合競爭力,努力實現一系列目標:營造更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環境,進一步提升創新體系效能,發展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加快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廈門路徑”,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亚洲粉嫩美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