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0月29日訊 昨天下午3時許,漳州市第三醫院住院部,2歲的湖南女孩小依(化名)趴在病床上,靜靜地睡著了。
小依的右腎長了個不小的結石(畫圈處)
腹痛,反復發燒,折騰了小依近5個月,醫生終于找到了“元兇”。昨日上午,通過微創手術,小依右腎一個1.5×1.0厘米大小的結石被打碎取出。小依成了漳州市第三醫院年齡最小的腎結石患者。
小依一家來自湖南張家界,父母在漳州務工。今年6月,小依開始感覺腹痛,并伴有發燒。
起初,家人都以為只是普通感冒,燒退了就沒事。可是后來,小依又多次稱肚子痛,而且反復發燒,醫生開了腸胃方面的藥吃,她都吐出來。
10月18日,家人帶著小依到漳州市第三醫院兒科就診。經抽血、拍片檢查,醫生發現,引起小依腹痛、發熱的“真兇”,竟是右腎的一塊結石。
“實際上是右腎輸尿管連接部結石,堵在出口的地方,引起泌尿系統感染”,泌尿外科主任陳川聰介紹,這個結石個頭不小,約1.5×1.0厘米,只能通過手術取出。
經過前期消炎治療,控制感染、發燒,昨天上午,醫生給小依做了微創手術。半小時后,醫生將這個結石打碎,成功取出。再過四五天,小依就能出院了。
才2歲的小孩,怎么會腎結石?
吳女士稱,小依至今尚未斷奶,從來都不吃奶粉,挺愛喝水的,小便都很正常,但平日愛喝某品牌的牛奶,“基本上每頓飯都要喝,有時一天喝一盒,有時一天喝四五盒”。
對此,陳川聰醫生介紹,結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當地的飲食習慣跟環境,如果是山區、沙漠、熱帶地區,喝水比較少,水分蒸發較大,容易結石”。而維生素A缺乏、遺傳因素等,也會造成結石。
陳川聰也表示,兒童如果長期食用質量不合格的奶粉、飲料也會容易形成結石。有些市面上標注的牛奶飲品,其實并非鮮牛奶,而是乳飲料,香甜可口,但兒童不宜長期食用,否則也易形成結石。(海都記者 陳青松 戴江海 文/圖)
責任編輯:陳錦娜
- 被撞遭碾壓拖行 2歲女孩遭兩次碾壓被拖行10多米慘絕人寰2017-01-01
- 村民性侵12歲女孩怕敗露將其“掐死” 后殺死女孩母親2016-11-02
- 2歲女孩每天喝四五盒牛奶 被查出腎結石2016-10-30
- 性生活有助于腎結石排出2016-10-26
- 研究發現坐過山車可排腎結石 坐車尾效果尤佳2016-09-28
- 3歲娃整天喊肚子疼 竟是不喝水引發了腎結石!2016-04-29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將嚴查房產中介 拒不整改將暫停網簽資格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