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倒逼嚴生產
提升品質亮品牌
作為外向度較高的農業大市,漳州全市年經檢驗檢疫出口農產品貨值近50億美元,分別占全國、全省農產品出口貨值的5%和51%。如此大的市場占有率,靠的正是過硬的品質和消費者的口碑。
如何實現高品質、高安全值和高口碑?我市用標準化生產扎緊質量安全籬笆,推進綠色生產和品牌經營,打贏“三高”保衛戰。通過加快建設農產品生產流通、檢驗檢測、市場準入等標準體系,我市先后制定了92項農業類省級地方標準和市、縣級農業技術規范,形成了一整套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配套的農業標準化體系。
在各級嚴格的標準把控下,我市已成功建成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級18個、省級172個、市級541個,擁有2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3個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完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和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示范基地縣各4個。漳州雙孢菇、金針菇等一批食用菌工廠化標準化生產模式在全省、全國起引領示范作用。
此外,得益于品牌化戰略的有力實施,我市廣泛調動起生產經營者的積極性,不僅注重抓好農產品原料生產安全,更重視抓好精深加工產品的質量安全,以質量擦亮名片、打響品牌。目前,全市“三品一標”產品累計認證達763個,認證面積、綠色和有機食品認證總數均居全省首位;涉農類中國馳名商標達18件、著名商標83件,福建名牌產品、名牌農產品共有121個,認證個數和品牌數量均居全省首位。
“數字化”監管勇創新
“兩大平臺”可溯源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具有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為此,我市以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和農資監管信息“兩個平臺”為突破口,著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智慧監督、全鏈條監管。
通過“數字化”標識管理,全市4000多家生產食用農產品的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省級合作社,分別被納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臺,延伸拓展農產品生產企業可追溯監管范圍;全市4158家農產品生產企業被納入市級可追溯平臺備案管理,監管覆蓋了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家禽、家畜和中草藥等七大產業。
同時,我市190家農資企業、經營戶將被納入省級農資監管信息平臺,涵蓋全市大部分規模農資批發企業、較大零售店以及重點區域零售店,通過逐步推行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機制,實現食用農產品生產過程和農藥、獸藥去向可查巡,生產過程可追溯。目前,平臺網上備案農資品種達380種、產品8987個,實名登記農藥使用者4034戶,登記銷售農資產品10.4萬公斤。通過平臺系統,已查處假劣案件15起。
此外,我市積極創新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第三方病死畜禽工廠化無害化集中處理模式。目前,全市共有無害化處理廠11家,日處理病死豬能力33噸,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一個綠色環保、健康安全的農產品大市,正在快步向我們走來。
責任編輯:林晗枝
- 商務部:推動農產品、農村工業品、農村旅游等電商化2017-03-02
- 期市收盤:黑色系走弱 農產品強勢上揚2017-02-07
- 一號文件出臺資金流入農產品 玉米遠月觸及漲停2017-02-06
- 我國進一步強化國有資本農產品儲備功能2017-01-28
- 期市收盤:大宗商品漲跌分化 農產品集體上漲2017-01-19
-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漳州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2016-11-10
- 漳州123個鄉鎮(街道)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2016-11-09
- 前三季度漳州主要農產品 監測總體合格率達100%2016-11-08
- 講述品牌故事 20位省部長為農產品“代言”2016-11-07
- 烏拉圭牧農漁業部長:將向中國出口有質量保障的農產品2016-10-27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將嚴查房產中介 拒不整改將暫停網簽資格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