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
以科技為支撐以物聯網為助力
水產業不但要做好做優、還要做精做細。通過創新技術、產學研合作等途徑,我市積極鼓勵水產品加工企業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流程,支持研發海洋藥物、海洋保健品、海洋調味品等精深加工產品,大力推動傳統粗加工向技術精加工的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水產品附加值。
目前,我市擁有水產品加工企業455家和初級水產品加工場625家,僅水產品加工產量就達86.6萬噸、產值239.4億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年產值上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家,占全省上10億元企業的50%。
此外,全市建設完成2個海洋生物研發平臺、擁有22家開發和生產企業,總投資額達38.2億元,開發生產海洋生物產品涵蓋7大類30余種,年產值達10.2億元,成為推動出口、拉動養殖捕撈重要產業,對漁業產業鏈的形成做出貢獻,并涌現出一批標桿。其中蟹類加工產品出口量占美國市場份額70%以上,占全球蟹肉市場的40%以上,總量與貨值極具競爭力。
伴隨“農業4.0”概念的出現,我市在優化傳統營銷模式的同時,還充分利用互聯網,打造出集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一體的“互聯網+智能養殖”模式,將現代漁業設施、魚價行情、魚病防疫、養殖技術、苗種選擇、銷售理財都集成于“物聯網”服務模式中。同時,通過以詔安金都海洋生物產業園、東山海洋生物科技產業園等專業海洋生物產業園為載體,我市積極打造“閩南海洋生物科技聚集區”,以科技集群的力量助推我市水產業轉型升級。
做強:
以效益為目標以品牌為名片
為了打好水產產銷組合拳,漳州堅持“企業主體、市場導向、技術開發、政策扶持”多管齊下,通過一魚一品牌、一品帶多品,將水產名產優勢轉化為名牌優勢。同時,以“漳州十大水產品牌”為重點,我市通過積極加強系列宣傳、整體推介,推動建成了一批品牌水產品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提高水產品品牌效應和市場占有率。
目前,我市共有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37家、市級49家,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家,占全省上10億元企業總數的一半。名企名產助力打造名品名牌,我市現擁有7個中國馳名商標、45個省著名商標、20個省級名牌,發展出35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我市還被授予“中國石斑魚之都”稱號,漳州石斑魚和漳州白對蝦皆獲省十大漁業品牌稱號,漳浦縣南坤海鰻養殖專業合作社被國家農業部等9個部門認定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同時,借助多樣化現代運營方式,我市水產企業利用直供直銷、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方式,實現網上與實體無縫對接。目前,全市約有60%的水產品加工企業成功實現線上線下全方位運營。其中,福建大漁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天貓、淘寶、工行融e購、建行善融商務、微信商城等建立合作關系,銷售出涵蓋水產休閑食品、速凍食品、水產方便食品、罐頭食品、鮮活水產品等6個系列100多種產品,打造出數種名優精品、遠銷海內外。以海峽兩岸農博會、花博會平臺為依托,我市還積極主辦兩屆漳州市魚王賽和兩屆水產美食節,推介漁業品種品牌,促進水產業建設成效落地開花。
責任編輯:林晗枝
- 廈門自貿區東渡口岸冰鮮水產品進口量猛增近五倍2017-04-09
- 濱海新城定制公交增至5條 發車時間與停靠站微調2017-03-02
- 沃爾瑪在售水產品被檢出禁藥 食品安全把控遲遲不到位2017-02-28
- 福建水產品出口受益“一帶一路” 連續穩居首位2017-02-24
- 漳州11個茶菜果菌現代產業園入選“3211工程”2017-02-11
- 東盟水產品成為廈門片區東渡口岸最大來源地2017-01-25
- 去年泉州關區進口臺灣水產品總值近千萬美元2017-01-10
- 近千噸水產品來廈賀歲 于2016年末順利入境2017-01-04
- 福建4品牌榮獲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6-12-20
- 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試點省市確定2016-10-2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將嚴查房產中介 拒不整改將暫停網簽資格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