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之一。近年來,相對于整潔有序的超市,漳州市區農貿市場的管理顯然還與市民的期望存有一定距離,特別是一些“街邊”菜市場更多見“臟亂差”現象。
在龍文區下池市場,記者看到,地面上污水橫流,爛菜葉等垃圾隨意丟棄,活禽店面也未設立宰殺、售賣分離的隔離布局。同時在市場外圍的小巷兩側,更擺滿了占道經營的菜攤。現場市民向記者反映,每次經過這里,都要“捏著鼻子”,而且占道經營的攤子,也讓車輛在周圍進出時極不方便。
在薌城區前鋒市場,延伸而出的“街邊”菜市場亂擺攤現象嚴重,不僅阻礙交通,同樣也污染了路面環境。“感覺亂哄哄的。我理解商販們為生活奔波的苦衷,但希望他們至少能收拾好自己擺攤留下的垃圾。”市民林萍說。但同時她也坦言,前鋒市場周邊停車難,自己有時候為了圖方便,也會停下來在路邊買菜。
記者從城管部門了解到,目前市區農貿市場開辦主體呈現多元化,主要由政府、企業、集體、個人開辦,這使得標準化改造、規范化管理難以實現,成為城市發展中的“老大難”問題。
調整規范管理體制
推進“農改超”步伐
在今年的提案中,市政協委員提出,要補上城市管理中農貿市場差、周邊交通秩序雜亂的短板,就必須適應新形勢,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市政協委員建議,首先應該調整規范農貿市場管理體制,由政府出資收購非國有農貿市場,交由商務主管部門或市場服務中心統一管理。通過資產評估,由國資購買或國有公司控股,改造升級市場設施設備。
同時,積極穩妥推進“農改超”步伐。建議將“農改超”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實行“一場一策”,根據不同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改造方案,借鑒省內外成功經驗,分階段、分批次積極穩妥推進。再從適應城區規劃和市民需求的角度出發,科學規劃布局,引資投建一批農貿綜合超市,逐步取代“街邊”菜市場。
市政協委員還建議,要重點整治臟亂差,營造整潔安全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落實相關市場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市場巡查和保潔責任制;建立可追溯體系,對食用農產品定期開展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加大力度整治違章設攤、占道經營現象。
責任編輯:林航
- 市民稱贊鼓樓農貿市場升級:逛農貿市場像逛大超市2017-10-18
- 鼓樓又有5家農貿市場完成智慧提升改造 開門迎客2017-10-17
- 福州鼓樓7家農貿市場啟動升級改造 計劃國慶前后完工2017-08-24
- 臺江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環境衛生明顯改善2017-08-10
- 福州加快推進農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 市民購物更加順心2017-08-05
- 泉州市區“菜籃子”工程升級 3年改造12個農貿市場2017-08-03
- 推進文明城市建設表現不力 福州22家單位被掛牌警告2017-08-03
- 廈門祥店購物中心明年開業 把農貿市場引入購物中心 2017-07-26
- 漳州云霄莆美:積極改造農貿市場 助推生態文明2017-07-20
- 福州提升農貿市場文明創建水平 工作不力者將追責2017-07-16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市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 消除和整治了一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