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人員到貧困戶的蜜柚園指導
崎嶺鄉共有4個省市重點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03戶1080人,當地產業主要依靠蜜柚和茶葉種植,村集體收入微薄,貧困戶多數是病殘、缺技術或缺資金所致。“脫貧攻堅,是一場協同大作戰。建立一個健全有力的工作機制是打贏攻堅戰的關鍵。”市委下派掛職的平和縣委常委、崎嶺鄉黨委副書記林國瑞說,“崎嶺鄉黨委立足于鄉村兩級的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全面調動鄉村兩級廣大黨員和干部的力量,投身精準扶貧工作。”
在這一思路的引領下,去年來,崎嶺鄉把精準扶貧作為基層黨建的工作重點。一是建立精干有力的脫貧攻堅工作隊伍。在成立鄉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基礎上,組建一支包括鄉兩委成員、鄉包村工作隊成員、村兩委成員、省市縣掛職干部及部分農村黨員的工作隊伍,共64人。二是深入開展黨員干部掛鉤幫扶活動。在市、縣機關黨員干部掛鉤幫扶貧困戶的基礎上,安排鄉村黨員干部110人分別掛鉤幫扶貧困戶112戶,實現全鄉30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得到一對一的幫扶。三是完善脫貧攻堅責任督導機制。推動鄉村兩級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確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作為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鄉紀委和扶貧辦聯合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有其屋”與造福工程、產業扶貧項目、小額信貸等專項督查,促進工作落實。
地處偏遠的時坡村,有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主動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探索“村集體﹢貧困戶”模式,利用集體所有的5畝虎平腰山塘發展立體養殖。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帶領村兩委和貧困戶投工投勞,并通過村集體籌資9萬元和全村貧困戶小額貸款2萬元,荒廢多年的山塘成了鄉里脫貧攻堅的示范基地。目前,山塘養魚3000條、養鴨鵝500只,實現村集體經濟和全村貧困戶共贏。“這樣的扶貧,扶到了咱老百姓的心里!”在山塘從事日常生產管理工作的貧困戶石明火說,“鴨魚養大銷售后,大家不僅能拿到工錢還有年末分紅,日子是越過越好!”石明火的眼里燃燒著希望。
路徑:對接各方資源構建立體幫扶格局
省市掛職幫扶的黨員干部走訪貧困戶
精準扶貧,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崎嶺在2016年初出臺《關于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產業的立體幫扶格局。
一年來,鄉黨委、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兵分多路,主動對接協調,尋求各方資源幫助支持崎嶺鄉精準扶貧工作。目前,先后有龍文區政府、市經信委、市農業局、市工商局、市委黨校、團市委、省熱作所、福建正興集團、漳州崎嶺商會、廈娃家鄉網等單位派出團隊到崎嶺鄉開展幫扶對接活動。其中,龍文區提供400萬元的幫扶資金,支持崎嶺鄉開展4個扶貧項目建設;市經信委從通信網絡、互聯網經濟、智能照明等方面支持崎嶺鄉發展,投入幫扶資金195萬元;市農業局、縣法院等15個市縣機關單位分別與13個村174戶貧困戶建立掛鉤幫扶關系;省熱帶作物研究所與崎嶺鄉4家蜜柚生產合作社、企業簽訂了技術幫扶協議;福建正興集團招收崎嶺鄉3000多名務工人員時,重點傾斜貧困戶;“廈娃家鄉網”依托其網絡平臺幫助崎嶺鄉推進精準扶貧。
桂竹村擁有世外桃源般的自然人文資源,卻是省級重點貧困村,2016年被漳州市列為縣級富美鄉村創建村。它的“脫胎換骨”就是這一立體幫扶的閃亮注腳。“以前進村道路是條坑坑洼洼的土坡路,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只能容得下單車通過,許多蜜柚采購商不愿進村收購,即使收購后價格也不好,直接影響村民收入。”省商務廳委派的集美大學教師劉松泉,在桂竹村任第一書記已是第三個年頭,他告訴記者,在省市縣扶貧聯動單位的支持和幫扶下,村里不僅籌資將這條9公里的單車道土路拓寬為5.5米寬的雙車道水泥硬化路,還逐步修建了防洪堤、機耕道,改造水面橋、休閑公園,聯通廣電網絡。“現在不僅道路通了、設施齊了、村容美了,外來游客也多了。”一個原先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經濟窮苦的小村子已經開始華麗轉身。
舉措:著眼長短結合精準實施“靶向治療”
開展精準扶貧,重在對象精準、目標精準、措施精準。“扶貧,不能讓一個貧困戶掉隊。”崎嶺鄉黨委書記黃志雄介紹說,崎嶺鄉在建檔立卡“回頭看”中,嚴格按照精準識別的要求,共剔除不符合的對象58戶203人,增加漏報的20戶73人,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同時,鄉黨委、政府還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制約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的瓶頸問題,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戶施計,有針對性地開展基層設施、產業項目、技術培訓、金融貸款等多方面的扶持,推動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的脫貧計劃制定和幫扶措施落實,做到既考慮短期效益,也考慮長期謀劃,既有“大水漫灌”,也有“靶向治療”。
為解決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崎嶺鄉根據國家發改委、扶貧辦等五部委出臺光伏發電扶貧的政策,堅持示范帶動,積極謀劃新項目,培育新產業。2016年在桂竹村試點“光伏發電”項目,投入幫扶資金30萬元,利用閑置的學校和村址建設占地為290平方米、35千瓦的光伏發電站,實現年發電量4.5萬度,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4萬元。以此帶動了溪頭、彭溪等8個有條件的村實施光伏發電“母雞”工程,總投入資金約240萬元。建成投產后,每個村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3萬—4.5萬元。
扶貧先扶智。崎嶺鄉著力開展“雨露計劃”,積極實施貧困戶智力扶貧。2016年,先后開展6期“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活動,邀縣農業局專家傳授茶葉種植、蜜柚種植技術,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通過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掌握一門實用技術,更新生產觀念,提升自身脫貧致富的能力,逐步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合溪村村民周紹棋通過參加鄉里組織的農業技能培訓課,學會了蜜柚剪枝技術,并憑借這“一技之長”從鄉里蜜柚林剪到了廣東蜜柚園。原是村里有名的“貧民”,如今變身為月入數千的“剪枝”小能手,他一家在今年春節住進了新房。
隨著智力扶貧、產業扶貧、金融扶貧、醫療扶貧、教育扶貧等一系列措施的多管齊下,崎嶺鄉脫貧攻堅戰如火如荼,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光伏發電產業成為脫掉“貧困帽”新路徑
在立體幫扶下,貧困戶曾慶福住上新房
桂竹村富美鄉村建設一瞥
責任編輯:林航
- 漳州平和:“養雞生蛋”助力脫貧2017-04-05
- 平和縣五寨:貧困戶蔬菜難賣 干部來幫買2017-03-09
- 漳州平和一民房突然失火 一人不幸身亡2017-01-18
- 危險!非營運面包車竟載摩托車到縣城做檢測!2017-01-13
- 漳州:受傷流浪老人吃上暖心冬至湯圓2016-12-22
- 機智!民警化身“靚女” 借微信速擒盜賊2016-12-01
- 漳州平和兩農民非法占用農用地 獲刑六個月2016-10-20
- 漳州平和縣黃井附近路段一加油站旁 貨車自燃2016-09-2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市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 消除和整治了一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