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就像一種病,不寫字不看書很難受。”昨日,在漳州市薌城區青年路閩南文獻館內,52歲的三輪車夫用粗糙的手指輕輕地整理著泛黃的康熙字典,對于這六本失而復得的清朝字典,他倍感珍惜。
今年52歲的付文慶是安徽阜南人,2008年開始來漳州踩三輪車謀生。只有小學文憑的老付,惟一的愛好就是看書寫字。老付告訴記者,每逢周天,他都要到市區天福園古董攤上尋找寶貝,看到品相好的古書他就買。 有一次,他花了近兩個月的工資買了40本康熙字典,雖然心疼,卻如獲至寶。
老付愛買書,更愛看書,特別是對篆書頗有研究。老付說,每次讀古書,他都會將書上的篆體字寫下來,同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老付都將它們一一記錄在筆記本上。老付若在日歷、花瓶、酒瓶上發現篆體字,就將其記錄成冊。
老付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對漢字很著迷,但由于家窮,小學就輟學了。16歲那年,開始在家鄉寫對聯賺錢,后來還當過獸醫,最后來到漳州。
白天謀生計,晚上勤練字。每天晚上,老付回到家就拿起毛筆寫篆書。昨晚,記者在老付的出租房內看到,在不足20平方米的房間里,整齊地擺放著一些篆書字帖,床沿上捆綁著若干卷廣告紙。老付說,這些廣告紙都是他從街上撿來了,宣紙太貴了,平時寫字一般都是用廣告紙。
“老婆和孩子們覺得,我寫了一輩子的字,也沒發過財。”家人并不支持老付的愛好,但老付說,他會堅持下去。老付還有一個愿望,有一天,他要回老家古城開一家古書店。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市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 消除和整治了一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