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jié),不少漳州市民喜歡到生機盎然的城市公園休閑放松,在那兒,日益完善的綠道備受市民追捧。不少人往往約上三五好友,沿著林蔭綠道前行,既賞湖光山色,又能享受“慢生活”。
夏日黃昏,市民徜徉在人民廣場四季花海綠道。 本報記者 蔡文原 攝
近年來,漳州充分利用“山、江、海、河、田、果、林”等自然資源,按照“田園都市、生態(tài)之城”的發(fā)展定位,扎實推進城市綠道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5.75億元,建成省、市、縣級綠道總長440公里(中心市區(qū)88公里),讓市民切實享受到“綠色”福利。
特寫
市民來了就不想走
在清晨和傍晚,不論是濕地公園、郊野公園,還是江濱公園,在貫穿其中的綠道上,總能遇見愛好運動的市民揮灑汗水,感受運動的樂趣。這其中,就有市民陳藝斌的身影,作為一名慢跑達人,他每天都會花上兩個小時鍛煉身體。
陳藝斌是我市一家國企的部門副經理,平日工作繁忙,但他堅持在下班后跑步鍛煉。“以前跑步都是繞著田徑場跑,自從有了江濱綠道,我就舍不得去其他地方跑步咯!”陳藝斌說,2013年江濱綠道正式竣工,幾個跑友邀請他過去體驗一番,剛跑上一小段,他便迷上了。“江濱綠道沿途經過幾個大公園,沿途景色迷人,真是一大享受。”如今的陳藝斌,在帶上慢跑裝備的同時,還會背上一套旅行茶具,跑上一段后到沿線的公園歇歇腳,和跑友們飲一口茶,談談天,狀態(tài)滿滿后再出發(fā),不亦樂乎。
依托漳州著力打造的城區(qū)慢行系統(tǒng),綠道還成了許多市民騎行放松的好去處。
方方是一名單車騎行的“發(fā)燒友”,曾單槍匹馬地騎行108公里回到云霄老家。平日里,方方也愛騎自行車出門,在他看來,既能鍛煉身體也能節(jié)能減排,一舉兩得。每每談起市區(qū)的綠道,方方如數家珍,荔枝海公園綠道更是他的最愛。“荔紅時節(jié),穿梭其中,別有一番野趣”。
方方前不久還給每位家人都買了自行車,每逢周末,他便領著全家騎上自行車,帶上相機,悠閑出行。“我把綠道的照片曬在網上,外地的好友總是一通‘羨慕嫉妒恨’,下個月我準備組織幾個外地的好友來漳州騎行,體驗我們漳州的最美綠道。”
全景
城市“慢行體系”初長成
城市綠道,儼然成了演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絕佳載體之一。如果說貫穿城市全域的機動車道是“快行系統(tǒng)”,那么,綠道就是以綠化為特征、供市民休閑的“慢行系統(tǒng)”,為市民提供了“慢生活”的空間。
“從無到有,直至目前的440公里,我們的綠道系統(tǒng)生態(tài)網絡已全面鋪開,遍及市縣城區(qū)、公路、風景區(qū)、村鎮(zhèn),把大量河灘地、果林地、苗圃種植地、花卉基地、竹林、柚林、荔枝林、香蕉林、河道、土樓轉變成公園和觀光景區(qū)。”據市住建局城建科丘偉安副科長介紹,漳州市加快構建綠道系統(tǒng)生態(tài)網絡,打造慢行景觀廊道,還帶動了休閑度假、農業(yè)觀光、苗圃果園、餐飲娛樂、康體健身、文化創(chuàng)意等相關產業(yè)發(fā)展。
九龍江西溪江濱綠道、荔枝海水仙花綠道、林語堂蕉園綠道、黃金海岸綠道、東山海灣綠道、長泰龍津溪綠道、南靖荊江流域綠道、漳浦鹿溪綠道、華安真武山綠道、云霄將軍山綠道……一大批綠道相繼建成投用。
如今的漳州城市綠道,不僅各自成景,還相互連接成網。步行、騎行暢通無阻,外圍健康綠道與內圍景觀交錯相連,形成一道網絡,在這個“網”里,無論在哪條小道上,你都能看到精心筑成的風景。
市區(qū)迎賓路、江濱路、西環(huán)城路、324國道百里花卉長廊已連成線,并把漳州市區(qū)、漳浦縣城以及市區(qū)云洞巖景區(qū)、碧湖生態(tài)園、林語堂蕉園木棧道、南山寺、明清歷史街區(qū)、水仙花海、萬畝荔枝海連成片,綠道建設呈現出連線成網,向互通互連推進的良好態(tài)勢。
未來,我市還將通過城鎮(zhèn)“三邊三節(jié)點”、特色景觀廊道、市政提升、成片棚戶區(qū)改造、歷史名鎮(zhèn)名村、旅游景區(qū)、流域整治等“點線面”綜合整治,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資源配套建設綠道,進一步擴點連線成面。“五湖四海”綠道連接工程、南山水岸、龍江中路綠道工程、濱江生態(tài)公園天寶段綠道工程、郭坑慢行生態(tài)綠道、龍海紫云公園環(huán)山路、云霄縣佳洲島環(huán)島綠道二期、東山縣環(huán)蘇峰山綠道等一批項目令人期待,省市縣鄉(xiāng)綠道網呼之欲出。
責任編輯:楊林宇
- 三明市區(qū)城市綠道三期 計劃在春節(jié)前后竣工2016-12-22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市安全生產形勢平穩(wěn)向好 消除和整治了一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