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漳浦:水培蔬菜成了時髦菜
臺海網8月1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近日,福建省農科院專家一行趕赴水培蔬菜種植基地——漳浦縣雨辰純農場。在這里,專家和農場主進行了一番商討,下階段水培蔬菜種植的試驗品種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雨辰純農場初看與普通農場并沒有什么區別。但只要進了種植區,一切就會變得不同:農場主林震淳打造了漳浦首個水培蔬菜種植基地,這里的蔬菜種植采用“管道+營養液”的方式,4畝的水培基地共栽種12種約3.5萬株蔬菜。生產全程無農殘化肥、無金屬污染,最關鍵的是不受土壤連作障礙的制約。
關于水培,林震淳也是在嘗試階段,這個集種植、銷售、運營和推廣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為他翻開了蔬菜種植新的一頁。近日,記者走進漳浦,了解水培蔬菜的故事。
無土栽培首試水
林震淳之所以鐘情于水培蔬菜種植,是受友人啟發。
6年前,林震淳奔波于福建和新疆兩地,將新疆葡萄粗加工后,運往福建銷售。彼時,他腦子里對現代農業并沒有概念。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其在香港的友人邀請他到自己的水培農場休憩。
“我去參觀時,朋友的農場已經經歷了兩次試驗失敗,當時是第三次試驗,取得了成功。100畝地能產10多萬公斤。”林震淳回憶,友人的成功不僅是種植,還有水培蔬菜在香港市場的迅速走紅。
水培蔬菜火爆市場的原因,歸結于人們對綠色健康蔬菜的追求。林震淳告訴記者,水培種植的無土環境,將蔬菜與土壤內的重金屬污染物隔絕開來,極大降低了蔬菜中的亞硝酸鹽等成分。同時,水培蔬菜的種植主要依靠營養液,直接吸收營養液中的礦物質元素,養分供應比土壤栽培供應更加充足而及時。
這一次香港之行,讓林震淳萌生了引進水培蔬菜種植的想法。“在香港,我拿到了水培蔬菜營養液的配方和管理辦法。但對于成本、造價以及市場營銷環節,我還是一知半解。”林震淳揣著疑問,在從香港返回的途中,轉車去了一趟華南農業大學取經。“水培蔬菜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增長,有希望成為現代農業的主打品種。”得到肯定答復的林震淳欣喜萬分,在接受了規劃性的建議后,信心倍增地返鄉創業。
2016年,林震淳與妻子先試驗6張水培床、54根管道,試種幾種常見的蔬菜。由于引進的技術和設備均按朋友的指導進行,他們的第一次試驗就獲得成功。
栽培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
盡管有不少人對水培蔬菜存有疑惑,可首批6床試種成功,使林震淳和妻子深受鼓舞。二人隨即加設了32張水培床、共288根水培蔬菜種植管道,并將農場擴建至4畝。
“除了人們熟知的油菜、芹菜、空心菜、上海青等蔬菜,我們還增加了紫冠、馬齒莧、紅根菠菜、玫瑰生菜、奶油白菜等數十種罕見菜品。”隨著種植的品類不斷增多,也給林震淳帶來了不小的工作強度。雖然水培蔬菜主打無土栽培,但并不是完全無土。在其育苗階段,從外地運來的成苗須用珍珠巖、椰糠等包裹著根部,須在育苗室噴水培育1周后,方可移至管道種植。
水培基地儼然成了林震淳的第二個家。雖然農場的營養液靠管道全自動輸送,能夠實現定時定量供給,但林震淳認為,“栽培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必須全身心投入”。為此,他每天要檢查好幾次水培管道里每棵蔬菜的色澤,并憑著經驗給每棵蔬菜把脈,“缺了哪種肥料,得馬上調配相應的營養液來補充”。
水培蔬菜的生命力源于水,而活水既能保證根莖的衛生,又能完成營養液的有機循環。因此,勘查營養液管道輸送設備也是林震淳的日常工作之一。
林震淳介紹,水培蔬菜的種植不會承受酸雨帶來的影響,更不擔心降雨量過大而將蔬菜沖垮;相比起大棚蔬菜,水培省掉了播種施肥環節,也不需要噴灑化學農藥來防止蟲害,產量也比土培足足高了一倍多。
從農場步入市場
“水培蔬菜上了軌道,操作起來就高效多了,效益也好。”林震淳統計過,現階段水培農場平均每畝能產1000多公斤蔬菜;若是按天算,4畝水培床每天約收成75公斤蔬菜,產值上千元。
水培蔬菜的生長速度,令林震淳喜上心頭。但作為農業個體戶,不能光照顧農場,還要兼顧市場。繼首批6張水培床種植成功后,他的水培蔬菜在漳浦縣城成了時髦菜,時常有人慕名前來購買。
“水培蔬菜的種植周期短,夏天和冬天的周期均在28天內就能收成一批。而且,品質好,營養高,價格自然也比普通大棚蔬菜要高。”為了拓寬銷路,林震淳聯系了幾家當地的飯店,在水培蔬菜成熟時,以訂單購買的方式,批量向周邊飯店供應,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018年3月,林震淳又在微信線上商城開通了名為“雨辰淳農業”的銷售小程序,根據每天成熟收成的蔬菜,更新菜單。同時,他以每份400克至500克為起送量,待顧客在線上支付后,親自完成線下配送。
“小產量的新品蔬菜,很難滿足長期回購的顧客,吃一次就要再等一個月。”盡管快種快收的水培蔬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僅僅4畝農場卻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量,這是林震淳未曾預料到的情況。
如今,水培蔬菜尚未成規模,但已嘗試從農場邁入市場,并初見效益。下一步,林震淳計劃拓展水培蔬菜農場,將新品種的推廣與線上線下銷售方式相結合,吸引更多有意愿加入水培農業的農戶參與,或通過與農戶合作,開啟蔬菜種植的新模式。
責任編輯:金林舒
- 是時候帶娃體驗摘草莓的幸福啦2019-03-15
- 春節前廈門這個村十分忙 忙著為全國各地輸送蔬菜2019-02-01
- 福建光澤探索生態“變現”之路 做好“水、藥、菜”文章2019-01-23
- 中國農科院發現控制黃瓜苦味基因 已推廣100萬畝2019-01-08
- 福州開啟春節肉菜保供穩價工作 蔬菜日供應增加近四成2019-01-06
- 福州建成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2018-12-26
- 中國每年蔬菜集約育苗2000億株2018-12-06
- 省商務廳:蔬菜價格將持續小幅下跌 肉類和水果穩中有漲2018-11-29
- 英國農場發現一例瘋牛病 政府已啟動應對措施2018-10-20
- 加拿大大麻合法化在即:家種大麻或添火警風險2018-10-12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通”APP網上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動員會議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