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漳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舊貌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20 世紀80 年代的漳州中山橋江煥明攝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山橋依然連通薌江兩岸許薌斌攝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修繕前封閉的中山橋面雜草叢生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殘缺破損的橋面欄桿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橋面修繕進行時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橋墩加固維修

      新顏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修繕后的漳州中山橋新姿梁健攝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夕陽下漳州中山橋新貌 梁健 攝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橋亭見證中山橋的風雨滄桑梁健攝

      漳州中山橋:風雨滄桑風骨猶存風采依然

      修繕后的漳州中山橋成為薌江一道靚麗景觀梁健攝

      在橫跨薌江的四座橋中,中山橋在老漳州人的心里分量無疑最重。今年2月,漳州中山橋修繕完工,以煥然一新的“英姿”與我們見面。這些日子,一些老人也邁著輕快的步子,特地重新踏上這一條最熟悉的路。歷經(jīng)八百多年至今,中山橋已不再是漳州的交通樞紐,更是漳州人的精神寄托。所以有人說,連同中山橋一起“修復”的,還有一代代老漳州人的記憶。

      歷史見證中山橋,中山橋也同樣見證了漳州古城的歷史。今年82歲的孫以興對中山橋今昔最有發(fā)言權。他的祖父孫宗蔡是中山橋的建造者,目睹了中山橋近幾十年的點點滴滴,感觸良深。小時候,中山橋是他嬉戲的場所,到了晚年,中山橋儼然成了他每隔一兩天得見上一面的老朋友。他家族三代自發(fā)組成中山橋文保小組,一遇到下大雨,他們就到橋邊蹲守,義務觀察中山橋,及時將汛情橋況匯報給有關部門。

      在孫以興眼里,一定要銘記那些為造福家鄉(xiāng)人民、興建中山橋做過貢獻的故里鄉(xiāng)賢。一些老漳州人更習慣將中山橋稱為“舊橋”。“它始建于宋紹興年間,初為浮橋,當時稱宋橋;宋嘉定元年漳州郡守薛揚祖采用岸洲相連,改造成為九龍江上第一座石橋,它又被命名為通津橋,俗稱南橋,美稱薛公橋。”孫以興介紹說。隨著歷史的演變,舊橋在水患與戰(zhàn)亂攻擊之下屢毀屢建,始終不得安寧。在九龍江上建造一座堅固的大橋,成為很多人的期待。1925年,漳州商賈士紳捐資改建舊橋,成立改建董事會,孫宗蔡任董事長,董事有林在衡、許多金等多人,工程師為王弼卿,舊橋始得重建,橋墩采用古老的石基,橋面采用現(xiàn)代鋼筋水泥。次年秋,大橋落成,當時恰逢北伐軍入漳,為紀念孫中山的豐功偉績,定名為“中山橋”,而這也成為中國第一座中山橋。隨后幾十年,古橋帶動周邊農(nóng)貿(mào)和商業(yè)發(fā)展,留下漳州“東門金,南門銀”的美譽。抗戰(zhàn)期間,中山橋作為閩粵交通要津,以及在南岸建有漳州南郊機場,是日寇重點轟炸的目標。

      新中國成立后,中山橋也因為尾大不掉的水患歷經(jīng)多劫,但因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獲得多次修繕加固的機會。1987年,橋邊的待御巷民居搬遷,夷平沙洲,橋下石墻更為圓柱橋墩,通水不暢引發(fā)水災問題得到解決。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山橋南岸新的工廠拔地而起。每到上下班時間,橋面上人頭攢動。工人們推著自行車上橋,人挨著車,車挨著人。加之江水日夜沖刷,中山橋作為公路橋通行逐漸力不從心。2005年,中山橋被定為危橋,禁行封閉。此時,在中山橋的身邊又橫臥起幾座平行的“兄弟橋”,中山橋瞬間冷清下來。

      進入21世紀,中山橋經(jīng)歷了全面封橋、先給予保留、省文物保護單位和全面重修四個階段。隨著近年來政策上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市民對中山橋記憶的深切,孫以興和一批文保愛好者積極為中山橋的保護和修繕奔走,終于得以在橋北岸誕生了一座江濱公園。2010年,中山橋橋亭扶正,豎立建造者孫宗蔡的銅像,中山橋歷史遺跡區(qū)修復完工。2010年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博士為此題詞:“中山橋冠”。2013年,中山橋及橋亭成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4月,孫穗芳再次光臨,表達中山橋是“紀念孫中山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2017年11月10日,中山橋正式開始大修。由薌城區(qū)政府出資,市交通局制定重修方案,市交通集團組織施工。“此次修繕工程中運用了現(xiàn)代的檢測技術,全面了解古橋病害所在,對癥下藥開展修繕,最大程度保留了古橋的原貌。”項目負責人李凡說,當時中山橋的橋面沙土雜物堆積、雜草叢生,橋梁大范圍混凝土破損,橋墩還存在條石坍塌、掏空的現(xiàn)象。“病因”找到之后,市交通集團技術人員著手制定修繕措施。橋基灌漿加固、橋邊拋石保護。橋墩保留歷史舊貌。橋面護欄恢復始建原貌,更換橋燈。橋南的引橋修舊如舊。“這次修繕規(guī)模最大、投入最多,是最為徹底的一次全面修繕保護。”孫以興說,恢復往日風采的古橋連接古城、古寺,日通行量2000多人次,節(jié)假日達數(shù)萬人。

      更讓孫以興高興的是,重修中發(fā)現(xiàn)了部分鐵軌殘留,現(xiàn)安放在南岸的一段人行道上,作為古橋文物保護的一部分。“這是中山橋上曾有輕便車鐵路由來的證據(jù)。”他說,據(jù)史料記載,1926年上半年,修建程漳(程溪至漳州)輕便車鐵路,在中山橋鋼骨水泥橋面上,鋪設一對相距0.5米的輕便車鐵路,全長466.7米。后因時局混亂而停建,橋上鐵路沒有使用也沒有拆除。之后幾次修橋,加高橋面,鐵軌多數(shù)被拆下,少數(shù)幸存埋在橋上。

      憑欄眺望向東流去的薌江,聽江水拍打岸邊,回望一棟棟大樓屹立江北,江濱公園幸福舞起來,讓人心生大美漳州的自豪感。中山橋修繕一新,成為薌江之上一道獨特的景觀橋,聯(lián)通兩岸,也連著歷史、現(xiàn)在和未來。

      進入新時代,有關中山橋的春天故事還在南岸上演——今年2月,漳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中山橋南岸建設“中山橋畔”驛站、聯(lián)結“橋南美食城”;10月,九龍云巴一期工程初步方案出爐,擬建經(jīng)過中山橋南岸的云巴,將廈漳串聯(lián),實現(xiàn)同城化。☉本報記者羅培新

      責任編輯:黃仙妹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漳州中山橋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滴滴企業(yè)版生態(tài)全面升級 一站式商旅出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成在人线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电影|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中韩乱码亚洲大片|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