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漳州:突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漳州產生熱烈反響(五)
近年來,漳州以“生態+”為抓手,加快推進中心城區“五湖四海”等項目建設。南湖文化生態園,已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資料圖片)本報記者蔡文原攝
近年來,龍文區大力推進內河整治,讓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業興的閩南水鄉風情重現眼前。(資料圖片)本報記者游斐淵攝
近年來,田頭村定位“閩南古風、田頭水鄉”,以水為脈,拆除河道兩側旱廁、豬圈及隨意搭蓋,植花植綠,大力推進富美鄉村創建。高杰攝
近年來,漳州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圖為督查隊員在企業煙囪取樣口處進行大氣取樣監測。(資料圖片)本報記者蔡柳楠攝
近年來,漳州全面啟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重點區域專項整治,從嚴管控渣土車“滴、撒、漏”。吳維供圖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李志勇:
勇當漳州生態文明建設先鋒
我們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這一要求,結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三鐵治污、提升三質”,以背水一戰的決心、攻城拔寨的氣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衛好漳州的藍天、碧水、凈土,勇當漳州生態文明建設先鋒。
今年,我們將進一步鞏固近年來污染防治成果,推進生態云平臺運用,繪制漳州生態環境情況圖,標注污染防治攻堅態勢圖,制定指揮調度成效推進時間表;持續保持環境違法行為打擊高壓態勢,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硬基礎”;進一步優化環境項目審批,推進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環境信用評價等工作,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軟實力”;穩定飲用水及小流域水質,清理“散亂污”企業及“消納”固廢。 ⊙本報記者張志鵬
市住建局局長蔡興州:
助力“田園都市、生態之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這為我們當下和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市住建局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助力漳州“田園都市、生態之城”建設,打造生態宜居之城。這是施政所向,更是民之所望。
今年,市住建局將持續推進“五湖四海”示范項目建設,全市計劃新增公園綠化面積2700畝以上,市區重點推進西湖生態園、南山水岸、橋南美食家等項目建設,實施“五湖四海”達達通綠道連接工程,用綠道串起山林、水體、濕地、田園等自然資源和城市公園等重要節點,讓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帶動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牽頭推進全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全力實施市區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創建;加快市區垃圾直運設施和全市東南西北部區域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扎實開展供水水質提升三年行動;開展114個美麗鄉村建設,規范指導農房建設,開展裸房整治,提升農村垃圾治理水平,持續推進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 ⊙本報記者張志鵬
漳州城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毅建:
讓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和諧共贏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更加堅定綠色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近年來,城投集團全力以赴推進“五湖四海”等生態景觀項目建設,為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促進漳州城市經濟發展而努力著,其中,西湖生態園在征遷完成不到一年時間內,近萬套安置房全線開工、近千畝湖體已現雛形,目前正在推進的22個工程項目進度全面加快。
西湖生態園項目是利用沿九龍江西溪近4公里長岸線的自然落差和天然優勢,做足“水”的文章,引水入城,水城交融,通過1800畝水體公園的建設直接帶動周邊用地開發。今年,西湖生態園將重點推進西湖景觀核心區、江濱生態公園以及配套道路等工程項目建設,年度投資超50億元。未來將配套建設企業總部園區、商務核心區、濱水閩南慢生活商業街區、休閑娛樂島等功能區,力促在城市西部片區形成一個集文化教育、智慧商務、高端社區及現代服務配套于一體的生態綜合體,讓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實現和諧共贏,全面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鄭凱
市農業農村局人居辦副主任郭曉義:
“三清兩改”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助力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今年春節期間,全市以“村村戶戶搞清潔,干干凈凈迎春節”為主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取得了良好開局。從今年至明年,全市還將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以“三清兩改”為主要內容,即清理農村生活和建筑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造整理影響村容村貌的農村“三線”、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在全市所有村全面鋪開,結合重要時間節點,集中有序推進,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同時,將進一步建立考評機制,強化督促激勵;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及“森林人家”“水鄉漁村”等品牌創建活動,推薦評選清潔村莊、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等,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確保到2020年,長效清潔機制基本建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獲得全面提升。 ⊙本報記者張志鵬
漳州市全域旅游產業聯盟協會秘書長黃文慶:
發揮生態優勢做活全域旅游
相較于其他產業,旅游業先天具有“綠色”屬性,全域旅游更是強調人與環境的共建共享。發展全域旅游,是將漳州優美的生態環境轉換為綠色生產力,這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也是助力漳州鄉村振興、助推漳州發展的重要舉措。
今年,協會將充分發揮政府與會員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圍繞全市發展全域旅游大局,本著“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合力推廣、互惠共贏”的原則,抓好“互聯網+”“生態+”“旅游+”多輪驅動,創新打造旅游產業聯盟平臺,進一步做活全域旅游;抓好全行業服務、自律與自治,整合協會成員特有優勢,聯袂打造漳州精品旅游路線、共同舉辦特色主題節事活動,并與周邊戰略合作城市聯動,實現資源互換、市場互推、客流互導、信息互通、優勢互補,全力推動漳州旅游業取得新發展。
⊙本報記者 張志鵬 文/供圖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林克明:
推進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保護的講話,讓我們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三炬將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要求,緊扣農業綠色發展,致力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用微生物菌劑領域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助推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
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能夠凸顯“經濟、社會、生態”的三大效益,通過源頭減排、過程控制和末端利用,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特別是在生態效益方面,公司積極推動有機肥商品在香蕉、柑橘、蜜柚、茶葉等漳州特色農產品上廣泛應用,既有效利用了種植、養殖業廢棄物,又減少了化肥使用量。據不完全統計,企業日可消耗300余噸原料,年有效利用養殖廢棄物7萬噸以上、食用菌渣3萬噸以上,年可減少傳統化肥使用量達到2萬多噸,生態效益凸顯。
⊙本報記者 張志鵬 文/供圖
長泰縣綠港園生態農場執行董事楊全才:
做有顏值有擔當的生態農場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的文章”,是綠港園發展由始至終的遵循和追求。綠港園的“綠”,主要體現在生態農場和發展模式兩方面,致力于做“有顏值”和“有擔當”的生態農場。
首先是綠色生態農場,綠港園發展的基礎是生態農業,因此,在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上始終堅持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可持續生產模式,依托良好生態環境為基礎,生產出純天然、綠色、無污染的高品質農產品。其次,是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綠港園在打造生態農場的基礎上,延伸至以親子農業科普教育為中心,將舌尖上的體驗、生產過程的體驗、環境的體驗相結合,打造集“綠色農產品生產銷售、農業科普教育、綠色生態餐飲、綠色果蔬采摘、親子農耕、研學旅行”等項目為一體的生態休閑農業觀光園,逐漸聚集了人氣,成了“孩子們常來、年輕人想來、老年人愛來”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當地農產品的產銷和鄉村旅游的發展。
⊙本報記者 張志鵬 文/供圖
龍海市浮宮鎮田頭村黨委第一書記郭水發:
讓田頭的村民日子更有“甜頭”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的我,內心倍感溫馨和鼓舞,尤其總書記在福建代表團上的重要講話,更是為我們實現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
今年,龍海浮宮鎮田頭村將繼續深入開展富美鄉村創建活動,持續做大做強楊梅產業,加大力度保護、修繕和提升古厝、寺廟等集聚“鄉愁”“民俗文化”的古建筑和歷史文物,如歸田居、農民黨校等,讓田頭村記得住鄉愁、守得住文化。同時,繼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和提升,加大力度清理田頭村的生活垃圾,并做好歸類,通過進一步的宣傳和引導,切實增強田頭村村民的環境意識,從而改掉影響環境的一些不良習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把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文化旅游等進行有機結合,繪就田頭鄉村振興的新藍圖,讓田頭一天更比一天美,讓田頭的村民日子更有“甜頭”。
⊙周志榮 郭高杰 林彬 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漳州首批“民間社團巡河隊”出爐 8個社團當“巡查員”2019-03-28
- 漳州首個人工智能教輔系統入駐薌城區2019-03-26
- 漳州市16個基層工會獲評省模范職工之家2019-03-25
- 漳州不少學校附近辣條“泛濫” 執法部門排查整治2019-03-21
- 預計今年平均氣溫偏高 漳州全年降水量偏少2019-03-21
- 漳州:手機掃碼識別買食品很放心2019-03-21
- 漳州開展2019年漳州青少年綠色行動2019-03-19
- 漳州集中銷毀35噸假劣過期失效產品2019-03-18
- 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深入漳浦縣開展工作調研2019-03-18
- 漳州:農用車一個轉彎,帶釘木塊散落一地2019-03-14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通”APP網上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動員會議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