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漳州不少學校附近辣條“泛濫” 執法部門排查整治
▲執法人員在檢查
自央視“3·15”晚會曝光部分辣條生產亂象后,各地紛紛對辣條“出手”。這幾天,漳州市各地布置開展校園及周邊店鋪禁售“辣條”排查整治行動。
3月 19日、20日,導報記者實地走訪市區幾所小學,發現校門口賣辣條的店鋪不少,學生愛吃,家長管不住。導報記者還跟隨執法人員到校園周邊現場查處辣條,有售賣辣條的店鋪被要求下架辣條,禁止再出售。
走訪學校附近店鋪基本都在賣店家說頗受學生喜歡
3月19日,導報記者先后走訪漳州實驗小學騰飛校區、巷口中心小學和薌城實驗小學等幾所小學周邊的零食店,發現幾乎每所學校門口的零食店都有賣辣條,且頗受學生喜愛。
在漳州市實驗小學騰飛校區附近的一家零食店,導報記者看到該店賣的辣條品種多樣。“店里的辣條有很多種類,有6元、4.5元……貨都是通過公司運送過來的。”漳州市實驗小學附近一便利店的老板說,這些辣條,學生都喜歡買,店里很少斷貨。不過,她還沒聽說校園周邊要禁售辣條,附近的超市都有賣。
而在巷口中心小學周邊的一家文具店,也兼賣辣條。店老板表示,不僅小學生喜歡吃,就連初中生、高中生也很喜歡吃辣條,學校附近基本都在賣。“這辣條從外觀看就不干凈,味道又重,添加劑應該不少。”家長陳女士說,家里不買給孩子吃,也明確告知孩子不能買這種零食吃,可是小孩還是會在學校周邊偷偷買來吃,因為那個味道很濃,只要吃了就能聞到。但知道孩子吃了,也沒辦法。
整治 排查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隱患 要求店家下架禁賣辣條
3月20日,導報記者跟隨薌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巷口所執法人員一行先后到轄區的北京小學、薌城第二實驗小學及巷口中心小學周邊的食雜、文具等店鋪進行辣條檢查。
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薌城區北京小學、巷口中心小學附近的食雜文具店都有賣辣條,且品種琳瑯滿目,有“蝦扯蛋”、“小面筋”、“印度飛餅”、“親嘴燒”、“菊花片”、“大面筋”等辣條產品。北京小學校門口一名店主說,他們賣的辣條是正規廠家生產的,不是三無產品。執法人員說,不管哪里生產,現在校園附近都不允許售賣辣條,必須下架,不準再拿出來售賣。
薌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央視“3.15”曝光的辣條亂象,區里要求加強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特別是以校園及周邊200米內的食品經營者(包括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為重點,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校園“辣條”也是重點整治的內容。“辣條”也稱為大面筋、素牛筋等,是一種高油、高鹽、高添加的即食方便食品,經常食用不利于身體健康。該負責人說,前期,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先要求校園周邊200米范圍內的店鋪下架“辣條”產品并禁售。接下去,如果再發現售賣“辣條”產品,將嚴格依法處理。
觀點 單純禁賣“辣條”有用嗎?
對校園周邊禁售辣條,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辣條其實真的好吃,也不能因一家企業生產出問題,就一刀切。”洪女士說,小時候,她也很喜歡吃辣條,身邊朋友也都愛吃。辣條作為一款風靡的小吃零食,被查出有問題,那是生產環節的問題,相關部門更需要做的是抓源頭,讓制作過程安全健康,而不是通過禁售來讓大家遠離“辣條”。
一店鋪經營者王先生則認為,辣條這類食品幾乎年年都有查,但都是一陣風,過后還是有人生產有人賣,且學生都喜歡,商家就會繼續進貨來銷售。所以辣條的問題,更多的不在銷售端,而在生產端,應該嚴抓這些黑作坊,從源頭抓起。
對于辣條禁售問題,還有不少家長擔憂,設定學校及周邊200米范圍內不讓賣辣條,那200米外的店鋪是不是就不管了?如果是這樣,孩子喜歡吃,還可以跑到200米外的店鋪購買。導報記者 賴雅紅 實習生 洪婷婷 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湖南平江對辣條事件嚴肅追責,平江辣條問題事件經過詳情2019-03-29
- 漳州首批“民間社團巡河隊”出爐 8個社團當“巡查員”2019-03-28
- 漳州首個人工智能教輔系統入駐薌城區2019-03-26
- 漳州市16個基層工會獲評省模范職工之家2019-03-25
- 廈門一小學校門口小賣部兜售與真煙酷似的“香煙”糖果2019-03-25
- 預計今年平均氣溫偏高 漳州全年降水量偏少2019-03-21
- 漳州:手機掃碼識別買食品很放心2019-03-21
- 下月起,校內小賣部或說再見2019-03-20
- 漳州開展2019年漳州青少年綠色行動2019-03-19
- 漳州集中銷毀35噸假劣過期失效產品2019-03-18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通”APP網上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動員會議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