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漳州5月1日(本網記者 陳惠華 通訊員 呂振雷 柳長兵) 4月30日,漳州市首座跨海特大橋順利通過了交工驗收,這標志著一端在云霄,一端接漳浦漳江灣跨海正式進入試通車階段。
4月30日下午,由漳州市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經理湯少青主持交工驗收會。會議聽取了各參建單位工作匯報、安全評價工作匯報、專家組意見報告、省質監局宣讀的質量檢測報告,以及與會代表的發言,結合現場查看情況,經與會各方認真討論、審議,認為漳江灣特大橋及連接線工程符合法律法規、相關標準和規格要求,質量合格、路面平整,可以投入交通試運營,一致同意交工驗收。
漳江灣特大橋及連接線工程是福建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的主骨架,是省道508的重要組成路段,也是漳州沿海大通道的控制性工程。
2018年5月18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福建省重點項目——云霄漳江灣特大橋及連接線工程A2標項目工程全線貫通。大橋建成后,漳江通航能力可達500噸,成為漳州公路史上里程最長的一座跨海大橋。
云霄至漳浦 車程由40分鐘縮短至8分鐘
3554米長的漳江灣特大橋建成后,貫通沿海大通道漳浦段和云霄段,將漳州港、后石、東山、詔安及云霄等港區連接起來,僅云霄臨港工業集中區與古雷港距離就縮短了23公里,云霄東廈鎮和漳浦沙西鎮之間的車程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至8分鐘,改善了沿線港區集疏運及群眾交通出行條件。
漳江,原名云霄溪,源于平和縣博平嶺山脈的大峰山,自北向南流經云霄和漳浦兩縣。2016年4月25日,漳江灣特大橋及連接線工程A2標段正式破土動工,路線起于漳浦縣沙西鎮埔里村,順接漳州沿海大通道漳浦段,向南跨越漳江灣,至本段終點云霄縣東廈鎮郊洋村。項目路線全長6.3公里,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32米,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項目總投資10.5億元。
釣魚法懸臂施工 一橋架南北成為現實
漳江灣地處入海口,淤泥層厚,地下埋著許多大石頭,就像一棵棵深入地下的蘿卜,要拔起來需要大費周章,尤其對于橋梁的主要支撐——樁基來說,施工難度特別大。加上漳江灣水流急、風浪高,每年風力大于6級的天數高達161天。在此條件下,別說建橋,就是鋼棧橋的搭建,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據施工方介紹,項目部大膽采用釣魚法懸臂施工工藝,施工時就像一根釣竿那樣,把設備層層往江中推進,保證了施工時間。鋼棧橋建成后,項目部又采用鋼棧橋平聯斜撐整體裝配式施工工藝,通過工廠化加工,前期進行整體安裝,再運到現場拼裝,既節省施工成本,又加快施工進度。不過,新的問題很快出現,東海海水時不時就倒灌入漳江灣,鋼棧橋進入水面的結構極易受到海水侵蝕。為解決這一難題,在鋼棧橋下部整體涂裝防腐蝕材料,貝雷梁還采用鍍鋅處理,保證了鋼棧橋結構安全。入海口的風,為精準測量帶來了不小的難度,項目部在測量觀測點采用3根直徑為820mm的鋼管,深埋入地下20米,以保證靜態觀測,并交叉設置測量觀測點,讓數據更詳實。
項目經過濕地 環保放在首位
云霄漳江灣擁有福建省最大面積的紅樹林生態濕地,鳥類繁多,動植物茂盛,是我國北回歸線北側種類最多、生長最好的紅樹林天然群落,也是國際重要濕地。
大橋的施工點有一段正處于濕地內。中交二航局在材料選擇上、施工過程中均把環保放在首位,并在濕地周邊插上顯著的“愛護濕地,保護生態”等標語,利用微信等新媒體向一線技術員和工人宣貫環保理念。在濕地不得不修建便道時,第一件事就是移栽各種草木、種植綠色草皮等,并修建了圍擋,防止人為破壞濕地。大橋建造至今,生態濕地仍如當初項目進駐時一樣生機盎然。
責任編輯:海凡
- 鋼結構建造+裝配式施工 漳州高新區首個裝配式小區開建2019-04-26
- 數十萬候鳥聚集中朝邊境濕地 志愿者吁文明觀鳥珍愛動物2019-04-22
- 福州自貿試驗區瑯岐區塊基礎設施建設年底前完工2019-04-19
- 福州自貿片區瑯岐區塊基礎設施建設年底前完工2019-04-15
- 中國首次成功實現地鐵盾構下穿運營中的高鐵隧道2019-04-08
- 環球度假區主體鋼結構雛形初顯2019-03-29
- 中國工程助推莫斯科地鐵工程建設2019-03-18
- 福州長樂區實驗幼兒園 孩子上學時幼兒園刷墻2019-03-14
- 福建港航新春開局建設忙2019-02-18
- 江西新增21處省級濕地公園2019-02-18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薌城區探索建立“110式”小區網格員隊伍2019-05-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