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清晨,在東山旗濱碼頭,火紅的門座式起重機在湛藍海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吊機迎著初升的太陽,伸出大長臂膀,一把一把地將玻璃吊裝上船。經過21個小時的作業后,這批節能、鍍膜等5個類別、800噸重的旗濱玻璃將隨著貨輪啟航海南,角逐市場。
東山旗濱玻璃項目于2007年12月開工建設,現有8條生產線,年產值超30億元。12年來,在省、市、縣、鎮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旗濱玻璃實現了大跨越,東山人民也實現了“把一粒砂變成一個玻璃大產業”的夙愿。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當前,市委、市政府向社會、向廣大干部群眾發出新的號召——“大抓工業、抓大工業”。東山縣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把力量集中到加快工業發展上來;旗濱玻璃技改提速,蓄勢沖鋒,決心要在高端玻璃市場再次扮演“奇兵”角色。
一張藍圖繪到底
“旗濱年納稅額占東山地方財政收入20%以上,旗濱的事是東山工業的重中之重!”東山縣委副書記、旗濱項目指揮部指揮長洪維椿介紹說。2007年,旗濱玻璃項目落地東山,指揮部成員發揚“踏破腳皮,磨破嘴皮,硬著頭皮,餓著肚皮”的“四皮”精神,攻堅克難、保駕護航。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旗濱玻璃,創造出“平均每10個月建成一條生產線”的業界奇跡。
時光荏苒,仿若白駒過隙。一轉眼,旗濱玻璃在東山走過12年。“不管旗濱處在任何階段,指揮部始終做到機構不撤、規格不降、服務不減。”曾在指揮部工作近10年、現任東山杏陳鎮鎮長的林華翔說道。
抓項目,抓工業,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服務永遠不能“斷電”。 12年前,以指揮部為代表的東山各級各部門全力支持旗濱創業。今天,旗濱玻璃進入二次創業階段,指揮部上下都有一個強烈的共識: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往情深護全程”。
“營業執照一天就能辦下來,你們真是太神奇了!”東莞市華輝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應賢,對東山的營商環境贊不絕口。原來,華輝玻璃是銀鏡、鋁鏡行業的領先者,旗濱玻璃一直是它的玻璃供應商。2011年和2018年,旗濱兩次與華輝洽談在東山合作建廠未果。洪維椿指揮長得知情況后,主動帶領旗濱集團總裁和黨委書記赴東莞宣傳政策、開展洽談。最終,在指揮部的極力推動下,促成旗濱與華輝的合作。
“大到為旗濱玻璃跑招商,小到解決員工的子女入學,旗濱的事無小事。”指揮部工作人員蔡一楠,經常為旗濱玻璃的事奔走部門、鎮村、企業之間,感受頗深。
“兩村搬遷掃尾13戶簽約”“旗濱10kV線路遷移”“敦促旗濱銀鏡、鋁鏡項目抓緊實施,確保6月份開工”……在指揮部的“作戰圖”上,一條條“作戰”信息清晰明白。全市工業發展推進會召開后,指揮部人員信心更滿、干勁更足。大家紛紛表示,不論在哪個崗位,都要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任接著一任干,相信久久為功,必有所成。
一個目標闖天下
谷雨剛過,美麗的東山島萬物生長、蒸蒸日上。午后,行走在東山旗濱玻璃的花園式廠區,撲面而來的三角梅盡情綻放,高大挺拔的芒果樹奮力地伸展著枝梢,我們似乎提前嗅到了夏日的氣息。豎在旗濱玻璃辦公樓一樓大廳正中央的“不懈進取,持續創新”八個大字,給人力量,催人奮進。
走進技改后的第一條生產線車間,一眼望去很難找到工人的身影。德國進口設備格林系統的黃色取片機械手,又快又準地將傳輸帶上的玻璃抓到架子上。在一間不到18平方米的中控室內,一名技術人員可以同時管控4條支線,相當于管理100名工人。300米長的流水作業線上,全程只需要十幾個人的班組就能保障生產。
“技改是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漳州旗濱玻璃副總經理雷明的話語擲地有聲。2017年3月,旗濱玻璃斥資2.8億元對第一條生產線進行停產冷修。雷明興奮地說:“現在生產的玻璃,每噸價格比原來提高了兩三百元。”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事實上,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好產品更要好營銷。在技改前,主管銷售的漳州旗濱玻璃副總經理連育評就專門成立“高端產品推廣小組”,組織銷售人員在珠三角一帶進行“掃街”。有一次,為了簽下一家東莞制鏡企業的大訂單,一行人陪同企業老板走20多公里路,直到鞋子破了、腳腫了,也不放棄。制鏡企業老板最終被旗濱銷售團隊的誠意感動,不僅簽了2000噸的訂單,還答應到東山參加半程馬拉松賽。
“旗濱玻璃以前是打天下、守天下,現在要大膽闖天下,不斷做大做強。”連育評表示,今天的旗濱正朝著“向高端挺進、向海外拓展”的目標大步邁進。今年第一季度,旗濱生產玻璃35萬噸,同比有所增長,產品遠銷東南亞和中東地區。
一種精神講奉獻
“我們旗濱的平臺非常好。”“我們旗濱的環境特別美。”在采訪一線員工時,總能聽到他們很自然地說出“我們”兩個字。12年來,旗濱玻璃一路凱歌的秘訣就在于,他們擁有一支團結協作、甘于奉獻的員工隊伍。
1974年出生的王強是湖南株洲人,2007年6月來到東山旗濱。他說:“從建廠到今天,我始終與旗濱風雨同舟。”他到東山的第二年,就把愛人和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都接到東山來。如今,王強的女兒已經在泉州上大學。
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在旗濱玻璃,像王強一樣把家安在東山的為數不少。旗濱玻璃1700多名東山籍員工逐漸融入企業,樹立起“以企業為家,以業績為榮”的意識。東山人陳武財創新技術節能降耗,將邊損率從8%降為6.5%,一天為企業多創造利潤4000元。畢業于廈門工學院的曾弘鈺,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技能大賽、聯歡會、年夜飯,成為旗濱的一個快樂使者……這樣一個特別講團結、特別講奉獻的團隊,必將在旗濱的二次創業中披荊斬棘,大顯身手。
“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號角已經吹響,在指揮部辦公室的安全帽隨時待命,橫掛墻上的東山光伏及玻璃新材料產業園規劃圖熠熠發光。在三天兩夜的采訪中,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一個以光伏玻璃加工為主體、玻璃新材料制造為先導的現代化工業園區,正乘著“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東風,書寫新時代的壯麗畫卷。⊙本報記者 劉長樂 陳益雄 通訊員 林華藝 殷琪
責任編輯:海凡
- 一季度福建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2019-05-03
- 第四屆海峽兩岸(漳州)工業設計創新大賽今日啟動2019-04-30
- 漳州市領導調研電子商務助力工業發展情況2019-04-30
- 漳州一季度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646.9億元2019-04-30
- 一季度經濟運行“開門紅” 全省生產總值8145億元2019-04-28
- 重點省市裝備工業發展座談會在寧德市召開2019-04-24
- 一季度泉州規模以上工業開局良好 完成增加值955.58億元2019-04-24
- 2019中國飼料工業展覽會在南寧舉辦2019-04-19
- 深呼吸第一城將樂:環境“深呼吸” 工業高質量2019-04-14
- 漳州薌城“大手筆”招商引來“金鳳凰”2019-04-09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舊影院改建成黨群文體中心 打造群眾服務新載2019-05-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