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探訪茶鄉 見習記者 李林攝
茶鄉溢富春,幽香飄滿城。6月5日-6日,中央、省、市十余家媒體記者參加了“增強‘四力’·新聞記者茶鄉行”采訪活動,深入華安、南靖、平和、詔安等地,探訪基層一線茶農、茶企創造、創新、創業的風采。
閩南人好品茶,也善種茶。兩天的行程中,各路記者游茶園、品茗茶、觀茶廠,一路上記錄著漳州茶產業的蓬勃發展,感受著茶文化的獨特韻味。
合作有甜,銷售不用愁。說到茶產業發展,各地茶商茶農提到最多的便是“企業+農戶”的運營模式。通過利用茶農閑置的土地資源和富余勞動力,吸納茶農直接參與種植和管理,讓茶農在提高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增加了種植和管理的經驗,有效調動了茶農的積極性。
“產業要升級除了我們企業自身的發展外,還需要與農戶共同合作。”福建哈龍峰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火城向記者介紹,目前公司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生產模式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綜合體。“以基地為軸心,輻射周圍的茶農。與茶農簽訂合同,按照‘環境生態化、基地景觀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精細化’原則,在茶葉達到規定標準質量后,我們便給予收購。讓茶農和企業牽手,走出綠色有機健康的發展之路。”
在詔安,福建硒來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游文典帶領記者,參觀了公司與茶農簽訂協議的茶園基地,并介紹了“政府引導+企業兜底+老百姓自主經營”的發展模式。在參觀茶園后,福建日報社漳州記者站楊凌怡表示:“這種新時代下茶葉種植銷售的新模式,既保證了企業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也為農戶脫貧帶來了新的機會,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力推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模式會不斷完善推廣,為鄉村帶來更好的發展新天地。”
如今,這種“‘大手’拉‘小手’,帶動產業走”的模式,正在全市各地茶農中推廣開來。在茶農茶企受益的同時,也穩定提高了當地茶產品的質量,對茶產業的品牌建設提供了一道強有力保障。
兩天的行程,記者徜徉在漳州各地綿延茶海,共享閩南茶香,以文字和鏡頭見證了閩南茶文化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張啟智感受良多,他說:“這次媒體行走進了漳州許多茶園,感受豐富的茶產品種類,了解了漳州茶產業全新發展模式,記錄了茶農茶企創業致富的生動故事。”
點葉成金茶香溢。近年來,作為中國烏龍茶的故鄉、白芽奇蘭和八仙茶的發源地,漳州建成了一大批集生態、休閑、觀光于一體,具有文化底蘊和豐富內涵的現代茶莊園,將綠水青山真正變成農民的金山銀山。(記者 楊瑞 見習記者 楊珺)
責任編輯:海凡
- 以檔為鑒 館藏歷史 這里滿載70年來的漳州記憶2019-06-09
- 便民 漳州古城增設6個非機動車停車場2019-06-08
- 漳州新增8家市級示范眾創空間2019-06-08
- 大城小事“粽”關情 端午節漳州市區見聞2019-06-08
- 福州建立服務企業和重大項目平臺2019-06-07
- 2019年福州市創新創業大賽啟動2019-06-06
- 5G將帶來什么?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談5G熱點問題2019-06-06
- 5G將帶來什么?5g到底是什么?5g網絡什么時候出?2019-06-06
- 漳州全市26969人參加2019年高考 全市設26個考點2019-06-06
- “玩”出世界冠軍 漳籍羽毛球小將韓呈愷冠軍煉成記2019-06-06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以檔為鑒 館藏歷史 這里滿載70年來的漳州記憶2019-06-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