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漳州傳統木帆船薯莨染帆技藝展示館揭牌
鄭水土在現場講解制作工藝
7月4日下午,在漳州市區的眾望書城,剛剛以“漳州傳統木帆船薯莨染帆技藝” 成為市非遺傳承人的鄭水土,和首位臺籍非遺傳承人陳榮文,為設在書城的“漳州傳統木帆船薯莨染帆技藝展示館”揭牌。
漳州傳統木帆船薯莨染帆技藝展示館是首家實體書店附設的非遺推廣平臺。來自龍海市月港豆巷的鄭水土,除了是非遺項目薯莨染帆技藝的傳承人,也是崇興鄭氏造船家族第六代傳承人。在現場,鄭水土介紹了薯莨染帆技藝的發展歷史及制作工藝。“出版于光緒二十年的臺灣《恒春縣志》記載,薯莨在‘沿海漁家,熬汁染罾網,入水經久不爛。又染布,制篷騍及衣褲,皆黃赫色。’那時起,漳州地區已普遍采用薯莨染制木帆船的布質船帆;薯莨染帆技藝在當時傳播面相當廣,在福建海洋史中曾經占有一席地位。”
然而,自上世紀90年代木帆船退出航海歷史舞臺,薯莨染帆隨之消失,目前熟練掌握這門技藝的漳州制帆匠師所剩無幾。“這項祖傳的技藝到我這一代是第六代,現在我傳給了包括我孫子在內的幾位傳承人。”鄭水土感慨,鄭氏造船家族一直在市場的夾縫中,延續木船建造與薯莨染帆傳統。
近年來,漳州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會攜手福建省福龍中國帆船發展中心,對薯莨染帆進行量化分解和記錄,首次對這項傳統技藝進行數字化的科學研究,提升了其工藝傳承與延續的原真性和精準度。 漳州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會的謝琳娜介紹,為延續漳州海洋精神,提高對海洋文化的保護和傳統資源有序利用,亟須扶持、保護和傳承“漳州傳統木帆船薯莨染帆技藝”。漳州眾望圖書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必茹認為,“漳州傳統木帆船薯莨染帆技藝展示館”的落成,具有跨界多元融合的現實意義,見證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手足情深、藝出同宗同源的活態,也是推進海峽兩岸文化旅游交流融合發展的創新舉措。(記者 周楊寧 通訊員 鄭文典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傳統木帆船薯莨染帆技藝展示館揭牌2019-07-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