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人進行健康檢查
東南網漳州7月22日訊(通訊員 鄭金水 沈東輝 楊加彬 文/圖)近年來,薌城區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不斷完善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和體系,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實現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讓百姓切實享到醫改“紅利”,真正體會到黨和政府的貼心關懷。
緊扣一個服務標準
薌城區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指南和服務規范,組織區級專家赴省級培訓,掌握核心規范口徑和標準,及時進行分解細化,結合薌城實際,制定下發實施方案,組織基層醫療單位進行全員培訓,掌握各項服務規范,持續提升服務整體水平。
建好兩支服務隊伍
一是建好區級專家隊伍。全區共確定24名十四項基本公共衛生區級專家,建立49名專家庫,選派專家到省級培訓和異地交流,已有6名專家被選為市級專家。二是夯實服務隊伍。各基層醫療單位按轄區每2~3個村、居為片區成立一個由全科醫生師、專科醫生、公衛人員和鄉村醫生等組成的基本公衛服務團隊,全區現已建立43個服務團隊,共211人,每年進行兩輪業務培訓,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建立家庭醫生簽約制度,通過片區服務團隊定期入戶健康指導服務,實現從原來百姓就醫問診,向主動上門健康服務模式轉化,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由區衛健局、疾控中心和各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不定期組織公衛人員深入街(社區)和鎮(村),進行宣傳咨詢和舉辦講座,年平均達156場次;并結合計免日、艾滋病日、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等衛生特色節日的宣傳活動,通過宣傳橫幅、海報、宣傳單等載體,借助給群眾量血壓、測血糖、建立健康檔案等形式,廣泛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宣傳,累計向社區居民發放健康教育處方10萬多份,提高居民健康意識,真正發揮健康“守門人”作用。
開展三項服務模式
一是門診健康篩查模式,通過對35歲以上居民首診免費篩查血糖,45歲以上居民首診免費篩查血壓,定期篩查精神衛生患者等慢性病,并納入基本公共衛生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檔案。同時,積極探索市醫院對口幫扶東鋪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開設市級專家門診,讓居民享有“家門口”市級專家服務。二是健康體檢篩查模式,通過組織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一次免費健康體檢為老年人人群進行健康篩查,對有慢性、老年病患者納入健康管理之中。三是家族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在全市率先開展家族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并取得成功經驗,在全市、全區得到全面推廣,截止2018年底,全區簽約服務率達48.44%,超過規定指標18個百分點。
落實四種保障
一是組織保障,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成立全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領導小組,專門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方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每年均召開部署會議,明確工作任務與措施,組織督導檢查,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順利實施和各項指標的落實。二是財力保障,及時落實經費,確保工作順利開展。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經費3270.755萬元(其中省級1599.44萬元、市級820.875萬元、區級850.44萬元),已全部撥付到位。三是人力保障。通過改進招聘方式,用好編制和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以面試直招進編,充實農村基層衛生隊伍,兩年來,共引進基層衛技人才88名,并完成市下達的衛生院定向委培生任務。四是物力保障。為了發揮中醫藥傳統醫學保障基本健康作用,全區共投入360萬元,在10個鎮街基層醫療單位建成9個中醫館,并配齊配強中醫牽引、推拿等設備設施,滿足居民中醫藥健康保健和診療需求,同時也為62家公辦村衛生所配備中醫基本診療器具,提升基層中醫診療服務能力,2018年初獲得全國基層中醫藥服務示范區稱號。
責任編輯:海凡
- 國內資費套餐有望下月面世 5G流量會是白菜價嗎2019-07-17
- 國務院:到2030年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2019-07-15
- 深化自貿改革創新 平潭多措并舉跑出通關新速度2019-07-15
- 廈門積極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對標國際標準2019-07-15
- 福州16個職工子女暑托班開班2019-07-14
- 福州:智匯晉安人才驛站揭牌 北京名醫現場收徒2019-07-14
- 福建開啟銀保企命運共同體構建行動2019-07-12
- 發改委:到2020年底實現1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家政服務實訓能力全覆蓋2019-07-12
- 首屆“六鰲地瓜”烹飪大賽 打造“地瓜”全宴2019-07-11
- 司法部:到2022年基本形成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2019-07-11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文農旅”融合 云霄縣棪樹村脫貧致富奔小康2019-07-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