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會現場
東南網漳州7月27日訊(本網記者 林永清 文/圖)7月26日下午,寧夏海原縣名特優新農產品漳州推介會在漳州賓館舉行。
本次推介會主要圍繞海原縣農業四大產業“小雜糧產業”“瓜菜產業”“草畜產業”“馬鈴薯產業”及枸杞、大米其他地域優質農特產品展開,有效帶動了寧夏本土企業拓寬農特產品的銷路,讓優質、綠色農特產品接通福建市場,擴大銷售渠道,幫助寧夏農戶實現脫貧致富。
記者從推介會了解到,近年來,海原縣以草畜產業為主導產業,全縣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5.45萬頭、120萬只,海原的牛羊肉口感鮮美、品質優越,海原華潤草畜一體化肉牛養殖基地成為寧夏唯一活牛供港基地;海原縣的馬鈴海基于得天獨厚的生產環境,淀粉含量高、口感好、耐貯藏,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并已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地理標志認證,“南月牌”馬鈴薯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今年種植面積達60萬畝,年產優質馬鈴薯70萬噸以上;海原縣的硒砂瓜味美甘甜,獲得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的有機食品,被全國土壤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授予“中國塞上硒谷”。
現場為相關企業授牌
今年海原全縣種植硒砂瓜6萬畝,其中富硒硒砂瓜標準化示范基地1萬畝,總產量6.5萬噸以上;海原縣地處干旱高寒地帶,因土質好、無污染,生產的小雜糧,綠色安全、營養豐富。目前,全縣種植谷子、糜子、蕎麥、油菜、雜糧雜豆等優質小雜糧40萬畝,其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面積達到20萬畝;海原生產的枸杞皮薄肉厚、口感純正、甘甜爽口,在寧夏同類產品中品質突出,是公認的佳品絕品。目前,該縣全縣枸杞面積6.2萬畝,平均畝產200公斤,年產量800萬公斤,產值6億元。
海原縣副縣長金鐘河在推介會上表示,期望各地客商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平臺,推動海原名特優新農產品貿易與交流,實現互通有無、合作共贏,走出一條閩寧協作消費扶貧新路子,建立漳州中衛農產品互幫互銷的新市場,共同助推海原縣貧困戶增加收入,脫貧致富。
推介會上還舉行了合作購銷框架協議簽約儀式,現場簽約總額達8600萬元。此外,還有部分企業向海原縣表達了合作意向。
本次推介會由中共海原縣委、海原縣人民政府主辦,旨在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做大做強消費扶貧,助推脫貧攻堅。
責任編輯:海凡
- 漳州市云霄縣探索電商扶貧新路2019-07-25
- 江西省鼓勵“創客”投身鄉村旅游發展2019-07-24
-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倒行逆施最終只能被民眾拋棄2019-07-10
- 漳州力促農產品“網銷出村”2019-07-06
- 寧夏將于2019年底 全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2019-07-02
-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農特產品進駐福州2019-07-01
- 福建今年首次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總體合格率99.5%2019-07-01
- 農業農村部:我國主要農產品供給基本保持穩定2019-06-26
- 農村消費持續活躍 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2019-06-25
- 前五個月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金額下降55.3%2019-06-24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夏海原縣名特優農產品來漳舉行推介會2019-07-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