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源頭治理,舉一反三整改。日前,漳州市出臺礦產資源領域生態環境源頭治理暨深化打擊違法采礦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要求,全面整治礦產資源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
三大工作目標
深化持證礦山管理。打擊超越批準礦區范圍開采、未按照設計方案要求開采造成破壞山體、植被及導致水土流失、生產過程噪音、粉塵污染等違法違規問題。
整治過期礦山無證開采,生態修復不到位問題。
打擊無采礦許可證、在建設項目用地范圍采石取土并對外銷售獲利、破壞生態環境等各類非法違法行為,嚴防非法采礦引發安全生產事故,嚴厲懲治礦產資源領域涉黑涉惡勢力。
三個行動重點
重點線索方面,包括自然資源部下發的礦產資源衛片遙感解譯成果、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相關信訪件以及省、市、縣相關部門掌握的涉礦問題線索。
重點礦種方面,包括除地熱、礦泉水外的飾面石材、建筑石料(含機制砂)等礦種。
重點區域方面,包括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遺跡等各類自然保護地,永久基本農田、飲用水源地、生態林、國有林場,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及國(省)道、高速公路、鐵路、主要江河兩側一重山,尤其是水源國省控斷面范圍等;已關閉、已廢棄的老礦山、老礦區及周邊。
七項整治工作
全面查處各類非法違法采礦行為。自然資源部門依法查處無采礦許可證開采、超越批準礦區范圍開采行為,及時函告相關部門非法違法礦山(點)信息,并提請當地人民政府(管委會)予以取締關閉。對涉嫌犯罪或發現黑惡勢力線索的,及時移送公安部門。對相關工作人員涉嫌包庇、失職瀆職的,及時報送紀委監委。發揮“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日常監管作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中介機構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GNSS對轄區內礦山(點)進行檢查,列出問題清單,建立工作臺賬。各地組織對現有持證露天礦山逐一梳理,制止和查處越界開采行為,對生態破壞嚴重、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礦山堅決予以關閉。組織對轄區進行全覆蓋排查,核實為非法采礦的,立即制止,及時測量現狀,依法從重查處。排查時限后發現新增非法采礦行為制止不到位的,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追責問責。
全面查處非法占用林地、毀壞林木行為。林業部門對持證露天礦山越界及非法違法采礦占用林地、毀壞林木情況進行核查,依法查處。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部門。督促指導礦山企業或責任主體開展林地、植被修復工作。
全面查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生態環境部門對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或礦山企業環境影響評價、竣工驗收等手續不全或未落實環境保護“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下同)措施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及時制止,依法查處,并責令限期整改,補辦手續,履行生態損害賠償義務。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部門。督促礦山企業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規定,在生產過程中易揚塵的部位安裝降塵裝置,其中,爆破切割場地、石料破碎設備應安裝噴霧設備,砂石堆放場地應覆蓋防塵網,礦山道路進出場節點應對車輛沖洗,防止運料遺撒,污染周邊環境。
全面查處水土保持不到位行為。水利部門對未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落實棄渣規范存放,水土保持措施落實不到位、從事非法采礦活動造成水土流失,不進行治理等違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行為嚴厲打擊,督促整改到位。
全面查處違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行為。應急部門對持證礦山違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開采,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未與工程“三同時”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督促整改到位。
深化礦產資源領域掃黑除惡。公安機關將快查快處相關部門移送的、構成涉嫌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非法占林毀林、嚴重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等刑事案件,依法追究涉案人員法律責任。加強火工品監管,嚴防為非法違法采礦行為提供火工品,對發現的黑惡勢力予以打擊。
全面實施綠色礦山建設。新設立礦山嚴格按照綠色礦山要求建設,經整治保留的礦山應在2020年底前達標。(記者 蘇奕斌)
責任編輯:唐秀敏
- 仙游首例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2019-03-26
- 印尼新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長擁有雙重國籍 被撤職2016-08-16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從一年一簽到五年一簽 12項移民和出入境便利2019-09-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