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扮盛會,融合促發展。11月18日—24日,第十一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在漳州成功舉辦。展會秉承“花開兩岸、合作雙贏”辦會宗旨,緊扣“綠色農業·融合發展”主題,突出“花”特色、做足“農”文章、打響“漳州味”,促進兩岸農業走出一條“專、精、新、特”的發展之路,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
短短一周展期,共吸引了1100余家企業參展,其中臺灣參展商逾70家;2000多名客商、專家學者應邀參會,50.6萬人次到會參觀游玩,現場簽訂購銷訂單23.16億元,銷售額超6000萬元,簽訂人才對接項目15個,簽約投資項目40個、總投資達341.6億元。
突出“工促農”共饗“漳州味”
相比以往,今年展會的參展企業及布展檔次都有了更大提升,展示品種更新、更優,模式更先進、技術更高精。
特別是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二產帶一產,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部署要求,本屆展會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展區,匯集了逾百家國家級、省級、市級龍頭企業,集中展示水產、果蔬、食用菌、茶葉等近千種農產品精深加工品,涵蓋國內首創利用凍干技術生產的固體牛奶、全球創新包裝的BIB飲品、世界領先技術的植物萃取物等新技術新產品;在園區獨立布展的2019年福建漳州農業機械展銷會,則展示230多臺(套)各類高效、新型、智能的農業機械(設備),呈現出我市農業生產工業化、標準化、規模化、自動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的大好趨勢及成果,備受好評。
同時,展會薈萃航天蔬菜、特色中草藥、暢銷水果等40余項農業新品種及20余種新產品,充分展示和推介“綠色、健康、生態”的漳州優質食品、特色農產品,綜合展區更是突出展示東山海產、詔安有機蔬菜、長泰柑桔等近百種“漳州味”,吸引了各地客商、游客駐足品嘗、洽談采購。
為了能更好地推動全民認識綠色產品、消費綠色產品,本屆展會還在所有參展農產品“身上”都貼上了追溯碼,觀展市民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就能了解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信息,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誠信度和知名度的同時,讓“舌尖上的安全”看得見、摸得著,促進農業生產、銷售、消費實現共管共治。
花開“全世界”共筑“開放路”
花是歷屆展會最吸引人的主題。今年的博覽會將海峽兩岸特色花卉展示與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精品展相結合,共匯集了20多個專業門類1000多個品種、逾10000盆精品花卉,突出三角梅、水仙花、蘭花等漳州特色品種,展示食用藥用與工業用花卉、仿真花和干花等新興花卉產業,全方位推動花卉產業發展和對外交流,加快漳州花卉產業的轉型發展。
同時,以花為媒,本屆展會更加注重開放合作、共享共贏,將花卉、農業領域成果的展示展銷拓展到人才、科技、項目的對接合作,多角度、全方位推動融合發展。
對臺合作層次更深。今年展會共有70多家臺灣企業參展、逾百名臺灣嘉賓客商參會,展示推介臺灣新品種苗木、新技術,以及新型酵素、植物精油等精深加工品和臺灣文創產品。新增設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造景區,以“結閩臺情緣促兩岸融合”為主題,充分展示兩岸花卉產業合作歷程、取得重大成果及未來廣闊的前景,努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對外交流規模更大。在本屆展會設置的“一帶一路”展區,邀請了法國、伊朗、巴西、印尼等19個國家34家企業參展,集中展示和推介當地的“拳頭”產品。期間,觀展市民不僅現場品嘗到紅酒、肉制品、咖啡、養生茶等各國特色農副產品和熱帶果蔬加工制品,還能欣賞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創產品及進口特色精品展示,與這些“海絲”城市展開近距離親密接觸。此外,采購商們在通過展會與漳州農業企業展開面對面交流的同時,還深入漳浦、東山、南靖等果蔬生產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致力于與漳州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將開放合作領域及成果拓展得更深、更遠。
聚焦“脫貧經”共結“致富果”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本屆博覽會緊緊抓住“脫貧奔小康、助推鄉村振興”這一目標,推產品、展成效、助幫扶。
展示漳州精準扶貧成果。漳州在推進脫貧攻堅奔小康工作過程中,堅持創新求實,形成了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等多種模式。在本屆展會中的“老區蘇區奔小康展區”,共組織了云霄、詔安、平和、華安等老區蘇區縣22家從事種植、旅游、電商的企業、合作社,集中推介楊桃、青梅、蜜柚、百香果、茶葉等數十種農民的“致富果”“致富茶”,并借助圖片、模型、影像等宣傳我市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的做法和成效,充分體現了我市老區蘇區的文化積淀、產業發展及生命力。
助力對口幫扶地區脫貧攻堅。今年展會中,我市對口援建的新疆、西藏、寧夏三個地區都組團參展,不僅展區面積較往年擴大一倍,參展企業及特色農副產品的數量也呈幾何式增長。其中,來自寧夏固原等地的枸杞、牛羊肉、硒砂瓜,西藏邊壩的獐子菌、冬蟲夏草、野生松茸以及新疆木壘的風干肉、糜子酒、鷹嘴豆等各種特色農特產品集中亮相,并借助展會平臺推介各地特色產業,達成木壘羊認養訂單額1100多萬元。漳州還與寧夏海原縣簽訂消費扶貧合作協議,西藏邊壩縣與“漳州味”電子商務、聚芝林醫藥公司等企業簽訂農村電商合作協議,促進項目引資,變“輸血”為“造血”,以實際舉措幫助當地農戶脫貧致富。
此外,本屆展會還通過民俗表演、圖片聲像展示、旅游線路推介等多種方式,重點推介鄉村旅游等漳州新興優勢特色產業,讓觀展市民能夠充分了解并愿意走進我市培育的一批特色休閑農業示范基地及美麗鄉村,實現從“賣產品”到“賣風景”的轉變,推動“一產接二連三”、加快鄉村振興。
擴大“朋友圈”共助“百業興”
“以己之美成人之美,互利互惠美美與共。”本屆展會充分發揮連接項目、資本、人才、商品的紐帶作用,強化招商引資、推動人才項目對接,實現以展會產業為中心、其他相關產業為依托的跨產業、跨區域綜合經濟形態,進一步提升辦會綜合效益。
推動項目招商引資。結合我市“大抓工業、抓大工業”部署要求,本屆博覽會共集中簽約招商項目40個,總投資達341.6億元人民幣。其中,工業項目共有29個,占比72.5%;總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項目8個,投資額超億元的項目達37個。項目引進的高科技生產設備、先進工藝,為我市工業、農業、電商物流、旅游等相關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促進人才項目對接。本屆展會成功舉辦了“漳州市第三屆海峽兩岸人才與項目對接會”,共邀請23所省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10家兩岸人力資源機構、200多名博士及碩士(其中臺灣博士、碩士近30名)、98名職業經理人與127家企事業單位進行現場對接,達成中高級人才合作意向317人次、博士人才合作意向86人次,現場簽約15個人才項目,涉及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多個領域人才合作項目,為漳州建設工業新城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擴大業界專業交流。作為亞洲地區最大的食用菌行業盛會,第十三屆中國蘑菇節聚焦食用菌產業熱點、難點問題,以“數字技術促進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李玉、陳溫福、金寧一、趙春江、任露泉等5位“兩院”院士進行主旨演講,并舉辦8場(次)代表業界國際前沿水平的專業論壇和專題講座,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代表共1000多人參會。來自世界各地的150多家食用菌企業全產業鏈展示食用菌鮮品、精深加工品以及生產機械裝備、原輔材料,現場達成采購意向19.5億元。
推動產銷對接。近年來,漳州致力于打造品種最齊、品質最好、造型最美、規模最大的三角梅集散中心。本屆展會專門舉辦第二屆漳州三角梅產業對接會,吸引了全國各地三角梅企業、電商服務商、花卉苗木經紀人、設計院等數百名代表積極參會,展開行業交流、供需對接、洽談訂貨,現場共簽訂3.56億元的采購意向。
責任編輯:唐秀敏
- 老區蘇區如何脫貧奔小康?特色展區亮成效2019-11-21
- 兩岸“農博會·花博會”架金橋 臺農臺青“登陸”交流2019-11-20
- 農博會·花博會項目:工業唱主角 技術含量高2019-11-20
- 邵玉龍劉遠帶隊檢查農博會·花博會籌備工作2019-11-14
- 花博會期間周邊路段將進行交通管制2019-11-14
- 今年花博會入園免預約免門票 市區公交將增開2條臨時專線2019-11-11
- 第二十一屆花博會宣傳推介工作會議召開2019-11-01
- 第十一屆遼寧農博會閉幕 意向簽約額超20億元2019-09-23
- 福州永泰農博會落幕 5天成交1168萬元2019-01-25
- 海峽兩岸花博會:上萬盆三角梅驚艷綻放 奼紫嫣紅美不勝收2018-11-19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漳浦翡翠六鰲首屆紫菜美食節鮮甜開幕 2019-11-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