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漳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將開始施行,這是過去的一年省人大常委會批準通過的漳州市三部地方法規之一。2019年是漳州市獲地方立法權以來立法成果最多的一年,也是突出“一事一法”,力求用小切口解決大問題,凸顯漳州特色地方立法的一年。
過去的一年,漳州市人大常委會在市委的領導下,立足漳州市情和實際,堅持“精準、管用、實效、有感”的立法理念,以“實”為本,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全年審議的5個立法項目中,《漳州市市區內河管理規定》《漳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漳州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等3法規已通過省人大批準;《漳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漳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也分別通過市人大常委會三審和二審。此外,還有《漳州市城市公共停車管理規定》《漳州市市區內河管理規定》《漳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等3部法規落地實施。
《漳州市市區內河管理規定》:
為了市區內河長治久清
漳州以水為名、因水而興、以河代城,然而內河各類污源截污整治不到位、管理主體責任不夠明確、定期清淤機制未建立等問題仍然存在2014年市政府制定出臺的《漳州市區內河整治實施方案》已不適應目前漳州市區內河管理的現實情況,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地方性立法來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尤為迫切。
漳州市人大常委會將《漳州市市區內河管理規定作為2018年立法計劃項目法規于2018年8月啟動審議程序,歷時4個多月完成三次審議2019年3月28日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批準,于2019年6月1日開始實施。
法規落地見效。打破市區內河管理“九龍治水”格局,明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是市區內河行政主管部門;實行市區內河名錄制度,明確市區內河名稱、起止點、管理事項等內容;實行河(湖)長制,落實市區內河管理保護地方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部門聯動綜合治理長效機制…法規將我市內河管理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固定下來,施行半年來,有力加強了市區內河管理和保護,規范內河開發利用,保障排水防撈安全,改善水生態環境,發揮市區內河的綜合效益
漳州市區內河治理向長治久清又邁出堅實的一步。
《漳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
為了百姓喝水更加放心
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飲用水水源保護直接關系到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漳州市在水環境保護整治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全市飲用水水源保護面臨著諸多新情況和新問題。
市人大常委會于2018年下半年啟動《漳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的立法工作,歷時近8個月完成法規三次審議,2019年9月26日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批準,于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
審議期間,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走訪住建、水利、統計部門及各縣(市、區)進行深入調研,較全面地了解漳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的情況。截至2018年,漳州市尚有近190萬集中供水人口的飲用水水源未列入保護范圍。因此,根據漳州市實際,將尚未列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的城鎮供水和農村集中式供水的飲用水水源納入法規調整,設計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保護范圍制度,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保護范圍,明確規定了禁止行為,防控飲用水水源環境風險。法規還突出強調了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補償機制,明確補償方式、范圍和對象,確定補償標準,加大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保護范圍的補償力度。通過實地走訪,掌握實情,經過調研、修改、審議,有效提升了法規的實用性、可操作性。
《漳州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
為了人居環境整潔優美
自2014年以來,漳州市生活垃圾年均增長量8%至10%,2018年全市生活垃圾年度處置量接近120萬噸。社會各界積極呼吁通過立法對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全程分類、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進行全面、具體的規范,進一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生態文明水平。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17年8月,市人大常委會啟動了《漳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的立法工作,法規也于當年度完成了二審。當法規即將進入三審時卻發生了“小插曲”一一省人大常委會啟動了《福建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立法工作。
為避免可能出現與上位法不符的情形,市人大常委會對法規暫不付表決。2019年7月,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福建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市人大常委會立即啟動法規的三審,對原有規定的適用范圍、制度設計等部分條款根據上位法適時進行修改,法規名稱也由《漳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修改為《漳州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
“小插曲”的發生改變不了立法人的初衷。法規從審議以來,有關人員多次深入縣
(市、區)調研,召開9場市直部門座談會和1場企業專場座談會,5次赴省人大論證匯報,5次書面征求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意見。結合對征求到的720條意見建議的梳理,法規先后修改了33稿,于2019年11月25日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批準,2020年7月1日開始實施。
《漳州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的出臺不僅解決了本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法治保障問題,更為促進本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思路和實踐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法規的制定立足漳州市實際,體現了漳州特色。一是將適用范圍由城市擴展到本市城鄉全域,對城市生活垃圾和農村生活垃圾都進行規范管理,明確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是本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主管部門,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是漳州市農村生活垃圾管理的主管部門。二是設計了源頭減量制度,提倡單位綠色辦公、快遞綠色包裝、凈菜上市,又制定了列入國家限制一次性消費品名錄的用品和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或者泡沫容器等制品的減量化條款。三是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全程分類處理體系規范。
行大道者,法治天下;謀萬世者,以法為基。進入2020年,市人大常委會將遵循立法規律,突出地方特色,堅持質量優先,強化組織協調,發揮主導作用,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做好《漳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的報批工作和《漳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繼續審議工作,開展《漳州市古城保護條例》和《漳州市戶外廣告管理辦法》的審議工作,積極推進《漳州市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保護辦法》《漳州市養犬管理條例》《漳州市物業服務與管理條例》和《南靖土樓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的前期立法調研工作。同時,督促做好《漳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漳州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和《漳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的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加強對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使地方立法更好地服務于全市大局,為加快打造工業新城、建設富美新漳州,當好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先鋒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方銘志 陳璐)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黃舜斌嚴重違紀被雙開2017-03-29
- 漳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舜斌涉嫌嚴重違紀被查2016-12-23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19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在福建漳州舉2019-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