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醫院給小吳等患者發拜天公的蛋糕
東南網2月21日訊(導報記者王龍祥/文 小吳 供圖)昨天,是小吳治愈出院的第四天。原本從武漢回龍海想和家人過一個祥和的春節,也給女兒過個生日。沒想到,這個春節卻讓她經歷了這輩子都無法想象的一幕。
昨日,導報記者電話連線采訪了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小吳,她告訴導報記者,這個春節里她最要感謝的人是那些無私、無畏地照顧她和她家人的政府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她還表示,如果有需要,她愿意捐獻自己的血漿,為這場“戰疫”作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確診前最煎熬“最怕連累周邊的人”
小吳介紹,她是漳州龍海人,在武漢上大學,畢業后留在武漢工作,并且在武漢成家立業,“我丈夫是湖北人,我們每年都要回龍海陪家人一起過年”。
1月20日晚,小吳從武漢回到老家漳州龍海。這個春節,她不僅是要回老家陪家人過年,還要給5歲的孩子過生日。
“回家看到媒體的報道后,我才意識到武漢(疫情)的嚴重性。”小吳說,那晚,她一直睡不著,生怕因為自己回家影響了家人及周邊的人。“21日下午,我就主動去醫院(龍海市第一醫院)報備,當時并沒有明顯的癥狀,但醫院方面還是非常重視,安排每天隨訪,龍海市疾控中心、社區的工作人員也上門告知居家隔離的重要性。”小吳說,雖然沒有癥狀,但她還是忐忑不安。“1月26日,我開始咳嗽,就趕緊到龍海市第一醫院做CT檢查,發現已經是雙肺感染了。”小吳說,當天她就被收治在隔離病房了。
“從疑似到確診,這段時間是最煎熬的時期。”小吳說,剛開始,她一直以為自己不可能會被感染。“我是從武漢回來的,我家里有老人、小孩,還有孕婦,我擔心的不是我自己,我最焦慮的是怕連累了我家人和周邊的人。”
1月30日,小吳被確診為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者,這一天,她從龍海市第一醫院轉到了定點醫院——漳州市醫院朝陽分院。
勸夫留在武漢“多來一人多份風險”
按照政府的防疫要求,小吳的家人及接觸者也被要求隔離。小吳說,當時她的情緒非常低落,“因為我,一大家人被影響。幸虧我回來后及時告訴我老公,讓他不要來了,多一個人(從武漢回來的人)就多一份感染(別人)的風險。”小吳說,自從她有癥狀去醫院后(被隔離),爸爸的頭發一夜間白了很多,媽媽也憔悴了不少。
“當時我的情緒真的很消極,我恨自己不該給家人帶來這么多的麻煩……”不過,醫院里的醫護人員、社區的工作人員給了小吳很多的幫助。“在醫院里,護士隔著玻璃窗給我寫字條鼓勵我,要樂觀、要正能量……”小吳說。
▲護士寫的鼓勵小吳的字條
治療期最感動“護士竟敢摟著鼓勵我”
“被確診后,我反而鎮定了。”小吳說,她的家人雖然被隔離,但在當地政府的精心照顧下,一切都安好。“到定點醫院后醫生也告訴我,我只是普通型的患者,應該會很快治愈的,所以當時我的心情平靜了很多,而且在確診病房里,還有其他的病友,大家互相鼓勵,不再孤獨害怕了。”
小吳說,當時的顧慮還是有的。“一次去做CT的途中,我還是很頹廢,連走路都沒有力氣。這時,跟我一起的護士一下子摟住了我的肩膀,還不停地安撫我說一切都會好的!當時我非常激動,明知道我是確診患者,她竟然冒著自己被感染的危險摟著我、安慰我,真的讓我無地自容,這時候,我還有什么理由頹廢呢?”“每天早上5點多,醫護人員就開始給我們做檢查、詢問情況、送早餐,一直忙碌到交接班,無法進食飲水,也無法上廁所。我們(患者)躺在病床上,可是這些醫護人員卻要一直忙碌著,特別是護士長,不僅要安排大家的工作,還要密切跟進我們每個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狀況,并且給我們提供心理輔導。”小吳說,她自己是高度近視,而那些醫護人員都穿著防護服,“我在醫院這段時間,都沒有清晰地看過她們的模樣,看上去她們都還很年輕,我還形象地形容她們是‘朦朧美’,我還跟護士長說,等我出院的時候,我一定要看看你的模樣”。
出院時留遺憾“只辨其聲不認其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2月15日晚,小吳的檢查結果均為陰性,已經達到出院的標準。16日下午,小吳便正式出院了。“在我出院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想見見一直照顧我的醫護人員和護士長。但可惜的是,我還是只能隔著十多米的距離看著她們。我能清楚地分辨出是哪個護士的聲音,她們也能聽出我的聲音,我真的很感謝她們,在這么艱難的時刻,無畏地照顧著我們……”
“我非常感激這些無私付出的政府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無畏地照顧著我們,讓我這么快治愈,同時也告訴那些仍在治療中的病友,大家一定要有信心,我們一定能挺過這個難關,一切都會好的……”
最后,小吳告訴導報記者,如果有需要,她愿意捐獻自己的血漿,為這場“戰疫”作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浦產山村黨員先鋒隊作表率 設卡巡村保平安2020-02-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