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疫期有關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應急服務保障,日前漳州市生態環境局正式出臺《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指導幫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優化環境監管執法方式、強化幫扶保障重點項目穩定運行等三大方面入手,積極推動各類企業、項目有序復工復產。
環評審批“不見面”
根據《通知》,我市在環評行政審批環節推行“不見面審批”,通過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等方式,做好線上審批、“漳州通”申報正常審批工作,并在現場踏勘和技術審查環節,鼓勵采用現場照片、錄像攝像、專家函審、網絡視頻會審等方式,最大程度減少人員聚集和交叉感染風險。對不涉及環境敏感目標、環境影響小、環境風險低的報告表類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可減免技術審查程序。
同時,我市針對新、改、擴建的“三類建設項目”(國家和地方黨委政府認定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建設項目)提前做好環評審批先期介入,主動了解其選址意向,指導建設單位先行落實相關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和相關技術規范,依法依規合理避讓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人口密集區等環境敏感區域。
此外,我市積極落實審慎包容監管,確保可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和環境風險可控,可免于辦理環評審批手續,先行建設并投入使用。環境執法部門將進一步加強排污情況的監督管理,確保排放滿足標準規范要求;疫情結束后仍需使用的,要督促“三類建設項目”完善排污許可手續,并納入證后管理范疇。
分類監管不放松
根據《通知》,我市將對全市企業按承諾制、一般企業、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等三類實施環境監管。對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的承諾企業,全市生態環境監管部門將減少現場檢查頻次,以服務企業為主;對承諾制以外的一般企業,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突出事中事后監管;對環境安全隱患突出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企業,實行靶向監管,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同時,我市將采取科技手段輔助執法,完善定點醫院、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城鎮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控監測設備安裝,推薦云平臺調度監管,減少現場檢查頻次。
服務24小時不間斷
根據《通知》,我市將開通24小時助企服務熱線,依托“漳州市12345便民服務平臺”和12369群眾環境污染投訴平臺,全天候受理企業和群眾咨詢、投訴并及時辦理。同時,全市生態環境監管部門將全面運用“省廳生態云平臺”“省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市環境網格化監管平臺”開展環境執法和服務工作,及時解答企業咨詢,開展政策宣傳。
此外,市生態環境局還將加強重點項目指導幫扶和領導干部掛鉤服務基層企業工作,做好醫療廢物處置企業正常運行服務保障,通過改進工作方式、豐富辦事渠道、提高辦事效率,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遇到的環保問題,保障疫情期間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健康發展。(記者 蔡柳楠 通訊員 張達敏)
責任編輯:唐秀敏
- 閩侯司法局“云服務”助力社區矯正防疫工作2020-02-17
- Snap修改招股書 未來五年將為云服務支出30億美元2017-02-10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浦產山村黨員先鋒隊作表率 設卡巡村保平安2020-0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